案例警示

港口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航运业得到快速的发展,港口港区水域愈加繁忙。港内水域是所有船舶的聚散点,具有船舶通航密度大、交通流复杂、水域受限、易受码头较强的背景灯光影响等特点。近年来,船舶港内航行事故,特别是港内夜间航行事故时有发生,对港口生产和船舶航行安全造成不小的影响。

重点关注

典型案例

事故原因分析

港内夜间安全航行建议

典型案例  

2022年5月17日约2234时,珠海经济特区某有限公司所属油船“G”轮与深圳市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拖轮“Y”轮在盐田港港区水域发生碰撞事故。事故造成“Y”轮沉没、2人死亡。构成一般等级水上交通事故。

事故经过

image.png

2230时,“G”轮掉头驶离靠泊的外轮,SOG1.4kn,COG114°,船艏向110°。“Y”驶出拖轮工作船码头泊位,双方未进行VHF通信。此时,“G”轮和“Y”轮相距约0.80海里。

2231时至2232时,“Y”轮进行两次向左转向,随即恢复自西向东航向。

2233时03秒,“G”轮SOG5.8kn,COG189°,船艏向185°,与“Y”轮两船相距0.27海里,DCPA160米,TCPA1分钟。

2233时56秒,“G”轮SOG6.3kn,COG199°,船艏向193°。与“Y”轮两船相距0.07海里,DCPA42米,TCPA18秒。

2234时16秒,“G”轮与“Y”轮发生碰撞。

事故原因分析 

“G”轮

01未保持正规瞭望,未使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手段判断碰撞危险

“G”轮港内航行时,值班驾驶员(船长)在港区内夜间航行时未能正确使用雷达、视觉、听觉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可用手段保持正规瞭望;未及早判明他船的动态动向等信息,以获取碰撞危险的早期警报;船首大副等4人未有效发挥协助瞭望作用。

02未使用安全航速航行

从事发水域通航环境、港区夜间背景灯光对瞭望影响,以及事发水域交通流情况分析,“G”轮未能使用安全航速航行,未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避免碰撞事故发生。

03未能采取有效的避让行动

在当时环境许可的情况下,“G”轮未积极地、及早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处于本船右舷船舶实施避让,宽裕让清他船;紧迫危险下,未采取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最有助于避免碰撞的行动,而是继续小角度向右转向且航速持续增大直至碰撞事故发生。

“Y”轮

01未保持正规瞭望,未正确判断碰撞危险

事发前“Y”轮进行两次向左转向,随即恢复自西向东航向,期间未通过甚高频16或74频道呼叫他船,事发前未采取视觉、听觉等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可用手段保持正规的瞭望,未能及早正确判断碰撞危险。

02未使用安全航速

碰撞前,“Y”轮在周边交通流复杂、港区夜间背景灯光对瞭望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形下,“Y”轮在港池水域内保持11节左右接近全速航行直至碰撞发生,未使用安全航速航行,未能做到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距离内把船停住,避免碰撞事故发生。

03未采取最有效的避免碰撞的行动

碰撞发生前,“Y”轮两次向左转向随后又逐步恢复自西向东航向,两次向左转向使得“Y”轮航线更为偏向北侧水域,造成两船DCPA和TCPA持续减小,但未见“Y”轮采取大幅度转向行动,未见该船减速、停车或倒转推进器把船停住,以避免碰撞。

港内夜间安全航行建议  

01瞭望人员必须合格称职,要具有一定的航海实践经验,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遗漏任何威胁船舶夜航的可疑点,要坚决杜绝当班时进行与航行值班无关的闲聊甚至打瞌睡的现象。瞭望人员为保持较充分的精力和较高的警觉性,要保证参与夜航值班的船员值班前得到充分的休息。

02重视雷达、AIS等助航设备的使用。夜间视距差,港内背景灯光影响通常较大,要善于充分利用船上一切有效手段保持正规瞭望。除保持最基本最重要的视觉和听觉瞭望外,还要熟练使用如望远镜、雷达、AIS、VHF等各种助航设备和仪器,并注意雷达大、小量程交替变换使用,以便及时准确获取船舶远、中、近距离范围内的有关信息。

03要做到全方位的瞭望,需多走动,特别是格外注意驾驶台玻璃对码头或锚地船舶背景灯光的折射、反射或散射对视觉瞭望的影响;要充分利用驾驶台资源,经常性地在驾驶室内、外多走动,特别是要经常室外瞭望。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增加交流,将危险扼杀于萌芽。

04为了确保港内夜航安全,务必高度重视眼睛暗适应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建议接班人员提前上驾驶台,让眼睛提前适应夜间和背景灯光的影响,并注意关闭自身驾驶台影响瞭望的非必要灯光。

05保持安全航速。尽管速度不是安全航速的唯一判定标准,但航速越快,驾引人员的判断准确性会相应减低;航速越快,船舶的制动也变得困难。通过对海上碰撞事故(包括船舶碰撞、船舶搁浅、触礁和触碰事故)和浪损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船速过快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06不少海港内存在居间障碍物遮蔽,或由码头设施或小岛遮蔽。这些水域通航环境复杂,是公认的事故多发地段,稍有不慎就会形成紧迫局面。港内夜间航行,在通过居间障碍物遮蔽区域时,应保持特别机警和谨慎地通过。除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相关要求外,还应该充分利用AIS、电子海图、VHF等手段,提前预知港区动态和通报本船动态。同时,尽量不要过于贴近码头一侧航行,并高度警惕从码头一侧驶出的船舶,为避让行动留有更多的避让水域空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