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两会预热:所有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船海产业
1~2月,各地地方两会相继召开。作为全国两会的“预热”,今年各省区市地方两会看点颇多,“十四五”规划、发展海洋经济、落实长江禁渔、节能减排等话题都体现在了众多省区市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是绝大多数省区市均提出,要在今年开展碳达峰行动或制定地方碳达峰方案,一场注定对我国航运业、造船业影响深远的能源转型“大潮”即将袭来。
关于船海产业
记者梳理31份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共有山东、广东、海南、黑龙江、内蒙古、天津等6个省区市直接提到船舶或海工装备建设。“十三五”时期,山东集中打造了青岛船舶、烟台海工、潍坊动力装备、海洋油气装备等产业集群,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40%。今年及“十四五”时期,山东将继续推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核心设备自主化,聚力在重大战略平台建设上求突破见实效。该省将编制实施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出台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智慧海洋等产业,开工建设10个现代海洋产业重大支撑性项目,推广深远海智能网箱装备应用,新创建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同时,还将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制定实施中远海风电发展规划,支持烟台建设北方风电母港;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等领域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广东提出,壮大海洋船舶制造业,打造广州龙穴、珠海高栏港等海工装备产业基地,推进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建设;出台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意见,加快发展海洋产业集群,实施海上风电领跑工程,推进海上风电场建设,抓好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中山海上风电机组研发中心和粤东整机组装、运维、海工装备及配套基地建设,推动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开发;有序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做强海洋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平台和远洋渔业。
海南提出,积极推动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先导试验区建设,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等未来产业,“陆海空”产业总规模超350亿元;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和渔民转产,深水网箱数量翻番,建成12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坚持陆海统筹,提升三沙建设和南海服务保障水平;拓展游艇、邮轮等海洋旅游品类。
此外,“十三五”时期,黑龙江实现了航天装备、新型直升机、核电装备、舰船动力等领域研发制造的重大突破;内蒙古与民革中央合作开展招商引资,与中国船舶集团、中信集团、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开展了战略合作;天津形成了以海工装备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国际航运船舶、海工平台租赁业务领跑全国,租赁跨境资产占全国80%以上。
关于海洋经济
除上述6省区市外,还有6省区市提出了要发展海洋经济。其中,浙江提出,大力建设海洋强省,强化全省域海洋意识、沿海意识,坚持全域谋海、陆海统筹,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创建海洋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海洋高端装备、现代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推进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建设,打造智慧海洋工程,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海域升级改造后的渔排养殖区
福建提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深耕海上福建;加快发展福州、厦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培育壮大深海养殖、临海工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提升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国家级平台功能,建设一批海洋协同创新平台,打造“蓝色硅谷”。
河北提出,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和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上海提出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长兴岛海洋产业发展;辽宁提出,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制定实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上辽宁、海洋强省;吉林提出打造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关于港航建设
在港口和航运建设方面,上海提出,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提升芦潮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能级,积极发展航运金融、海事法律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推进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天津提出,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全力推进设备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建成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加快建设中石化LNG、北燃LNG、海嘉汽车滚装等专业码头。重庆要求,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着力构建“一干两支六线”长江上游航运枢纽。
天津港/来源:新华网
广西提出,实施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钦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50个港航项目,建成防城港赤沙作业区3号泊位等13个项目,实现15万吨级集装箱船通航,拓展国际航线,下大力气降费提效,力争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0万标箱。西江航运干线航道全线达到3000吨级。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港阳逻港
江苏提出,推进内河航运发展,加密近洋航线,优化远洋航线,加快打造海陆空综合性立体化国际国内运输大通道,大力发展江海、铁水等多式联运,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安徽提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共建,加快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启动新一轮港航资源整合,提升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功能。江西提出,加快九江航运中心、上饶港、鹰潭综合港等建设,加快九江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湖北提出,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推动沿江港口整合升级、联动发展。河南提出,依托内河港口创新发展河海联运。
关于三大热点
今年3月1日起,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长江流域众多省份都提出了加强长江及支流生态保护、打赢十年禁渔硬仗的举措。比如,湖南提出,抓好长江干支流入河排污口、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推动港口码头岸电全覆盖;贵州提出,实施乌江、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云南提出,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大力修复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
货船驶过巫山神女峰
不少内陆省份也围绕高端装备建设等领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四川提出,大力推进军民协同创新,开展军地需求对接、规划联动、人才互派,聚焦重点领域、重大装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改革,鼓励地方企业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山西提出,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提升智能成套装备市场占有率,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青海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加快先进制造等领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24个省区市明确提出将在今年制定当地的碳达峰方案或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黑龙江、江苏、新疆、青海、云南、广西等省区也提出要响应碳达峰行动或为碳达峰作出贡献。在所有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贵州未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但也提出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