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新理念

第一台桥吊价值高达600万元,那时操作员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32.5元

1983年3月28日,厦门港接靠开港以来的第一艘集装箱船香港“华胜”轮。看着船上一个个“铁皮方盒子”,半辈子肩挑背扛的码头工人觉得非常新鲜。

“铁皮方盒子”装着货物,更装着新理念、新变革。它打开的,是新时代,是厦门港乃至厦门迈上国际舞台的第一步。

集装箱运输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把各种各样的货物,放在一个大的、相同规模的箱子里打包,陆运到最近的港口发往世界各地。货物集中化、装卸便利化、运输标准化,辅以安全、易堆存等特性,集装箱的出现,让码头业务的操作模式开始发生巨变。

老码头们,是亲历者。上世纪七十年代,码头工人肩挑背扛,每辆板车上的货都有半吨多,绳子套在肩膀上,一天数不清要拉多少趟。十年后,工人们“转岗”了――虽然干的都是装卸货物的活,但机械已经开始替代人力。这十年间,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厦门港快步向前?

1973年,周恩来总理发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同年,谷牧主持国家十部委考察组在厦门港实地考察,确定厦门港要“商、军、渔港并存,以商港为主。”随后,国务院批准厦门港建设东渡港区一期工程,并将之列为交通部直属项目。这是厦门港与特区发展“同频共振”的一个历史起点。1976年3月,东渡港区一期工程4个深水泊位动工兴建,总投资达到2.5亿元,在当时无异于天文数字。但对厦门而言是完全值得的,因为这项工程所打造的,是支撑厦门经贸发展的擎天巨擘。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作为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把港口建设好,是搞好经济特区的“压舱石”,厦门港舍得投入。当时,厦门港引入第一台桥吊,价值高达600万元,那时操作员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32.5元。桥吊不用的时候,要用铁丝网围起来,还专设岗亭,三四个人轮流站岗。

1982年7月,东渡港区一期工程中的2个泊位试投产;1983年,厦门港启动集装箱运输,全年集装箱吞吐量3292标箱;1984年2月8日,邓小平视察了东渡港区一期工程。发展的大船,已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扬帆前行。

3292标箱,如今3小时内就能完成。但这个不起眼的数据,正是厦门港成功抓住全球集装箱运输化发展机遇的佐证。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