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立市

厦门发展新优势

1997年厦门港首次进入全国沿海港口十强、世界百强,被确立为厦门最大发展优势

改革开放,使厦门乃至闽南的进出口加工业快速崛起。依靠侨资侨力,充分利用“三闲”(闲资、闲房、闲劳力),“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格局快速成型。在进出口贸易中,一个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可以容纳24立方米-26立方米的货物,一次可装载超过1万件T恤衫,这使物流成本不再成为进出口加工的主要障碍。

依靠集装箱,“中国制造”开始登上世界工厂的舞台,厦门港,也逐步成为国际集装箱海运的物流节点。“当时的闽南金三角企业遍地开花,货物都是自动找上门来,可谓‘一箱难求’。”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一位资深业务经理回忆说。

1988年,厦门港“乘胜追击”,动工建设东渡港二期工程,总投资达5.8亿元,为了能够建成这5个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厦门港向世界银行贷款3600万美元。“创业何尝不艰苦。开港时引进的那台桥吊,一直支撑到1995年前后。”这位资深业务经理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厦门港货运发展初具规模;1992年至1997年,各方资金涌入厦门港,象屿新创建码头、厦门国际货柜码头等项目纷纷上马……港口,在这一阶段,被确立为厦门发展的最大优势。1995年前后,厦门市提出“以港立市”的发展策略,正式将港口作为发展的依托和资源优势,作为厦门重要的投资环境、经济命脉,乃至对外开放、辐射内地、发挥龙头作用的载体平台。

“以港立市”,令世界航运企业迅速聚焦厦门。1996年4月6日,万海航运在厦门港开辟美西线,这是厦门港的第一条远洋干线。随后,远洋干线数量迅速增加,一举改变了厦门港支线港的地位,开始向干线港转型升级,集装箱年吞吐量以十万标箱为单位迅速增长,1997年厦门港首次进入全国沿海港口十强、世界百强;2000年,厦门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海上通道,全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