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

激发港口新活力

厦门港启动近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港口资产整合”,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三十多年间,厦门港经历了“改革开放,集装箱业务起步”“政企分开,引入市场机制”“港口转型,由支线港向干线港升级”“国际接轨,引进外资多元化发展”“跨岛发展,集装箱功能向岛外转移”“转型升级,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等多次重大发展阶段。近五年来,发展脚步并未停歇,厦门港内外实力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厦门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带一路”倡议、自贸片区的利好下开拓进取……在这些大环境、大背景下,厦门港集装箱业务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013年,厦门港再次先行先试,启动堪称近年来“中国最大规模的港口资产整合”。当年12月13日,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集团整合了多家知名国企、上市公司的集装箱码头资产,注册资本约为24.37亿元,净资产为70.17亿元,所属码头岸线资源基本涵盖厦门港10万吨级以上的集装箱码头泊位。

此次整合,涉及码头资源的主体包括我市港务、象屿、国贸、海投等国企及上市公司,此外还有香港和黄、丹麦马士基、香港新创建、法国达飞等外资企业,这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

为什么整合?当时,厦门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整合前,从事港口集装箱经营的企业有11家,业主过多给厦门市港口健康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整合后,各家公司握掌成拳、形成合力,规模化经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综合服务,极大提升厦门港的整体竞争力和码头企业的经营效益。

整合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2014年4月22日,新海达码头内贸箱业务正式开启,当年,该码头的业务量就逼近100万标箱,成为厦门港的主力码头之一,而回首2011年投用之初,这个主营外贸业务的码头,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内贸集装箱业务,也在这一年成为厦门港发展的新亮点。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整合激发了厦门港集装箱业务的活力,吞吐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今年首破1000万标箱,世界排名也快速攀升至世界第15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