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銮渡 】

在泉州蚶江石湖村西北,又名通济桥。为唐代航海家林銮为通勃泥(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北婆罗州)而建的水陆转运顺岸石码头。宋元间重修。林銮渡建于二座天然岩石间,全长113.5米,末端向东,呈曲尺状。主体长70米,宽2.2米,高2.41米,为长石纵横筑砌而成,上横石板,现保存完好。来到林銮渡,古老的巨大石码头面对茫茫大海,紧依在天然的岩石上,石坡上依稀可辨曾经凿有数条石级阶梯和穿系船的缆绳的鼻孔,以及明朝崇祯12年(1639年)树立的“通济桥”残碑。遥想当年海上丝绸之路初始阶段,“番舶”靠岸时,各国商贾、水手们就是从这里上岸的。

林銮渡是以唐代航海家林銮而命名的,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曾停靠在这里。解放后在渡口的淤泥中,还发现了郑和船队遗留下的铁锚,重达758.3公斤,现在由泉州海交馆收藏。

【林銮】

关于“中国出洋第一人”林銮,清代史学家蔡永蒹先生在他所著的《西山杂志》里有这样的记叙:

林銮(字安东),林銮的先祖林尚书(号西山)因“五胡乱华”避兵祸,自河南洛阳沿水路南下在晋江东石卜居。林氏自东晋至唐乾符年间,经三百余年均以海上商贸为业。因经商有法,往来倍利,世称百万。林銮的曾祖父林智慧,就特别熟悉海上航道,成为隋代开辟夷州(台湾)的成员之一,唐开元8年(公元720年)航行“群夷”(东南亚),为泉州“梯航万国”打下基础。

“北人跑马,南人行舟”,在陆上丝绸之路几近中断时,泉南一带便借着唐王朝贞观开放对外通商的契机,在各港口展开海外贸易,并逐渐活跃昌盛起来,泉州也应时成为商贸大埠。

据记载,唐代作为泉州港附属港口的海湾就有十个之多。它们是:肖家港、王家港、柯家港、李家港、中舍港、东石澳、后湖窟、桂林港、安海港、溪边港。那时林銮正是利用这些天然港口开展海上贸易的。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林銮就拥有大船数十艘,航行东达夷州、琉球;南达菲、蒲端、甘棠、渤泥、三佛齐;西南达维力、扶南、占城、交趾一带。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以彩缎、竹编、陶器等换回楠木、象牙、茴香、犀角、樟脑。唐开元十年,林銮引来番舶,时因“蛮人喜彩绣,武陵多女红”,所以彩缎换香料为多。

为引番舶入港,拓展对外贸易,林銮在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便斥巨资,用了近20年的时间,请善于造塔的工匠周仰在在泉州围头湾畔沿海造七塔,作为引航航标。这七塔是:钟厝塔(埔头塔)、钱厝塔、石菌塔(龙吟塔)、塔头塔(虎啸塔)、西港塔(凤鸣塔,又名西塔)、石兜塔(马嘶塔)、围头塔(象立塔)。塔高六丈有余,五层石砌结构,总称“林家石塔”,也叫“七星塔”,引蕃舶绕过险滩暗礁,安全驶入东石港或肖厝港……

七塔造成后更使林銮如鱼得水。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5年),他雄心勃勃地命王尧在后湖窟造船,船材多来自渤泥(北婆罗州)。据载,船长十八丈次,高四丈五尺余,宽四丈二尺许,作圆尖形;主桅高十丈有奇,分上下二层、十五个货仓,可容载货物三万余担。像这样的大船,到林銮裔孙林灵仙时(唐僖宗乾符年间)已有百艘之多。

林銮还在桂林(井林)设仓库、种植龙眼树;在菌柄纺麻,以上下木柄合成船绳,更在北港的新店开售货场;茂亭则是林家用于避暑的园林山庄;而池店、五店市、福埔、佘店是接待番商的馆驿。有了这番勾画,不难想像当时林銮在海上丝路上决非踯躅独行,而是千帆竞发中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员。

《西山杂志》还特别记载了市舶司从福州迁设泉州的经过:公元944年,林銮裔孙林仁翰寓居福州时,与拱宸指挥朱文进争夺市舶司之战。闽王延曦因偏向林仁翰,被朱文进派兵所杀。林仁翰因而招募死士,约王延彬、王延政举兵又杀朱文进,夺得市舶司,方将市舶司从福州迁设泉州。

林銮的后裔不废此业,其九世孙林灵仙曾建造大海舶近百艘,据传舟长18丈,高4.5丈,宽4.2丈,双层船舱,载重1000至2500吨,比1974年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古船更大。至唐末乾符6年(879年),王仙芝、黄巢之农民军南下江浙,攻打闽南龙溪一带,林銮后裔林百万乃散埋家财,遁往外地避祸,据传东石盟仙宫一带还埋藏着白银。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