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郑和下西洋,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无疑会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这不奇怪,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一项壮举,郑和船队确实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六百年前那个科技尚不发达的年代,横空出世的郑和舰队真的是凭借明朝人一己之力完成的吗?

一、郑和是个太监?

我们都熟知的郑和原名马和,小字三保,随明成祖朱棣东征西讨颇有军功,所以被皇帝赐姓郑,世称郑和,又称三保太监。然而如果把郑和的身世稍微往前推几代,放到那个时代的大背景里又会发现什么?

当年蒙古人横扫欧亚,消灭南宋政权之后在中华大地上建立元帝国。元朝是一个开放兼容和朝代,任何信仰和民族的商人都可以往来贸易,甚至做官。而郑和的六世先祖就是元初时从中亚来到中国的色目贵族——赛典赤·赡思丁,说起来还是布哈拉国王默罕默德的后裔。当时蒙古人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来自西亚甚至是欧洲的色目人地位要远远高于汉人,此时郑和的先祖就是在中国的云南做行省平章。

之后,郑和的曾祖伯颜任中书平章,祖父米的纳哈只,父亲马哈只均在云南做官。那郑和为什么姓马了呢?其实“马”就是阿拉伯姓氏“默罕默德”在中文里的音译。

我们习惯于把郑和想象成一个土生土长中原人的模样,甚至明朝的画像都把郑和描绘成一个英俊挺拔的良家子面孔,其实不然。元朝短命而终,朱元璋的大军杀入云南,先前凌驾于汉人之上的色目人自然首当其冲,年幼的郑和被军队捕获进而阉割之后送往皇宫为奴。

二、郑和船队里为何那么多阿拉伯人?

毫无疑问,郑和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其父亲和祖父都曾前往麦加进行过朝圣,行走的路线自然是当时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定期经营的航线,而对于郑和来说,朝圣也是自己毕生的心愿。但天意弄人,被俘前是锦衣玉食,转眼间就为奴为婢。天知道这个年幼的孩子吃了多少苦,但最终他使朱棣在人群中发现了自己,此后跟随朱棣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成为皇帝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此时的朱棣已经登基称帝,迁都北京,他迫切需要天下臣民都感受到自己的威德,让所有人知道自己的皇位是受命于天,不是抢来的。于是他找来了郑和,命令他组建一支舰队到海外宣扬天子的恩德。

要知道,在元朝时汉人受到打压,海上贸易全部由阿拉伯人垄断,现在大明立国不久,仓促之间组建一支舰队谈何容易?但皇帝的命令就是圣旨,于是郑和把目光投向了航海技术已然成熟的阿拉伯人。

1403年,也就是郑和船队起航的前两年,大明帝国派出使节访问西洋各国,招募有远洋航行经验的船员。在当时,泉州是一个阿拉伯人云集的国际性大都市,郑和则把招募的外籍领航员和水手大多安置在泉州,两年后,郑和船队从泉州起航。

三、造船和航海技术哪儿来?

要进行远洋航行就必须造大船,一般的小船吃水不够,在大海上很容易翻船。但是放眼世界,当时造船技术最发达的就是阿拉伯,于是由明帝国提供物资支持,阿拉伯人提供建造技术的郑和船队开工了。

宝船造好之后,必须要在船上配备罗盘才能不至于迷失方向。罗盘是谁发明的?当然是中国人,可在大海上应用最成熟的却不是中国人。在正式起航之前,郑和与其他几名航海家到西洋各国搜罗了南洋的海图,修正了洋流的位置和海岛的方位,而这些工作绝非一人所为,也绝非没有航海知识的业余人士可为。

船队一共七下西洋,访问南亚和东非国家无数,船上的领航员和水手功不可没。航行结束后,这些外籍领航员大都会得到奖赏,价值五十两白银的银票和绣花丝绸。而他们在几十年的下西洋过程中也大多起了中文名字,比如马正、王贵等等。

四、郑和下西洋,兼容并包

兼容并包是一个进步国家的基本特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早期的大明王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家,至少它不排外。郑和的船队贴着中国的标签,不管到什么时候,郑和以及他带领中国人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