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专家分析了我国船配业目前的现状,认为我国船舶配套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船用设备总体技术落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这是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主要船用设备设计技术基本掌控在外方手中。我国制造的优势船用设备基本是采用许可证或与国外合作方式生产,不掌握设计技术以及部分核心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二是导航、通信、自动化设备等高端、高附加值船用设备国内研制仍处空白。三是我国船用设备系统集成、总成配套能力弱。重要设备的控制系统、集成技术等主要依靠国外,缺少承担系统设计集成供货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导致本来能够装船的产品也失去装船的机会。

    (二)船用设备生产能力及配套产品结构不能适应我国造船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顺利为出口船和远洋船配套的部分优势船用设备生产能力不足,导致国内完全能够制造的这部分设备也要大量进口。二是生产的配套产品结构与造船需要结构不适应,产品不成系列。如我国造船需要的小缸径低速机和大缸径中速机70%依赖进口;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用主机未实现国产化,该船型本土设备装船率只有10%;大型集装箱船的本土设备装船率在20%以下。三是船用设备生产体系不完善,还有大量高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完全依赖进口。

    (三)大型配套企业少,小型配套企业多,产业集中度低。我国有大小船舶配套企业至少6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368家(2008年数);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大型企业3家、中型企业28家(2007年数)。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船舶配套业这种小而散的状况,与造船业发展很不匹配,也难以抵抗国外实力雄厚的设备公司的竞争。

    (四)多数企业重生产,轻营销和服务,船配产品产、销、服务体系不完善。近年来,我国配套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弓!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研制出了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配套产品,有些产品质量性能完全达到了为出口船和远洋船配套装船的要求,但由于企业实力弱,且经营、服务意识不强,不注重产品宣传和销售网点建设,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特别是没有全球维修服务网,使产品难以被船东或船厂接受。

    (五)产品结构单一,对船市依赖程度大,规避风险能力弱。我国多数船舶配套企业生产的船舶配套产品比较单一,部分企业也生产非船产品,但所占比重较小,使得企业对船市的需求状况依赖性很大,船市兴衰对配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