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以及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研发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通过了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式批准。在市场刚启动时就自主研发出技术较为先进的产品,这表明我国在压载水系统的竞争中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不过,通过IMO批准只是进入这个市场的第一步,接下来有关单位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充分利用产品研发的先行者身份占据先机,抢夺订单,开拓市场。

  据了解,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据相关机构测算,2015年和2016年,全球每年将被强制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的船舶约6000艘;2017年将达到顶峰,约为1.8万艘;2019年,将逐渐减少到约1万艘。为抢占市场,国际上早就有企业研发这一系统。而IMO于2004年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BMW公约),更使得该系统的研发领域“狼烟四起”。由于该系统的技术难度大、研发及认证费用高等,全球目前只有15家企业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通过了IMO批准,另有多家企业的产品在等待批准。

  不过,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通过IMO的批准只表明产品具有进入市场的资格,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从目前情况看,在客户竞争方面,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比如,瑞典阿法拉伐公司已接获超过100套的订单,Hyde Marine公司已销售70多套系统,而海德威公司目前接到10套订单,双瑞公司仅有少量意向订单。因此,相关企业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由于这个市场刚刚启动,很多船东对新产品的性能都不太了解,所以,企业要积极走访国内外船东,向他们介绍自己产品的性能和技术优势,广泛召开产品推介会,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企业还需要建设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让客户买得放心,用得舒心。海德威公司董事长曹学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当前船东在选择设备时,企业是否具有全球服务网络,能不能及时提供服务是他们重点考虑的因素。海德威公司之所以能够迅速获得订单,依靠的就是其此前建设的全球服务网络。

  同时,IMO正在不断推出新标准、新规范,对与船舶减排、环保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澳大利亚、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目前已通过立法,提高了各类船舶在其水域排放压载水的标准。虽然我国研发的两套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都满足BMW公约中压载水D-1标准和D-2标准要求,但这些国家对压载水排放的要求比BMW公约的标准还要高,因此,相关企业还需不断改进设计,以满足更高的标准要求。

  此外,由于压载水处理系统市场刚刚起步,还没有明确衡量其价值的标准,目前面世的产品价格差异较大,维护费用和系统运行成本也不尽相同。有专家担心,一旦更多的系统获得批准,国内企业的产品很可能还会面临国外企业,尤其是比中国更早进入这个市场、且种类更多的韩国产品的“价格战”。因此,国内企业一方面要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产业形势,积极展开研发,不断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要做好产品的成本控制工作,以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确保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