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海油、中船708研究所和上海交大联合开展超大型海上浮式结构物的863项目研究近期顺利通过了国家部委的验收。

  根据这一构想,未来在南海核心位置或将出现一座超大型钢结构的港湾基地,作为人员、物资的转运基地和船只的避风港。

  据上海交大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肖龙飞介绍:这座海上基地的设计方案,呈一个完整的圆环形,直径是400米,周长1000米以上,是八个模块拼接而成的,可以满足几十万吨物资储存能力,每个模块上面都有人员居住的设施,每一个模块上两个直升机平台,最多16架直升机同时靠泊。八个模块,每一个都重达20万吨,相当于两艘最大型的航空母舰,整个港湾排水量超过160万吨。环内的水域作为船只的避风港,可供8艘6000吨以下的船只靠泊。

  这座海上基地海面上的部分已经足够壮观了,水下看不到的部分更加宏大,整个钢结构垂直跨度近200米,其中150米深深插入水下。研究人员称这样的设计,是出于安全考虑,“一般的海洋工程都是以百年一遇海况作为基准来设计,超大型海上基地我们的要求是千年一遇的海洋环境条件。”

  据悉,上海目前是国内海洋工程研发制造的重镇,外高桥在造船、上海船厂都有钻井平台的制造经验,振华重工业务转型也瞄准了这一方向。近期,中远集团又加入其中,未来中远集团将通过现有企业的搬迁,调整和产业升级,在长兴岛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及核心配套设备制造基地。

  肖龙飞认为,制造能力未来不会是最大的瓶颈。这座海上基地什么时候能出现在南海,要看油气开发何时全面铺开,同时决策部门也要制定长远规划,持续推进,他不是从目前国家战略需求和南海石油天然气开发来看,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当然技术难度前所未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能要十年,甚至十几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