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船级社“冬播”新格局(图)
DNV和GL组建超级船级社,更加剧了人们对船级社定位的疑惑。
随着2012年12月21日平安过去,世界末日谣言不攻自破,但海事界的一条爆炸性传闻却得到了证实。12月20日,挪威船级社(DNV)和德国劳氏船级社(GL)在各自的主页上均刊登了关于双方已经签署合并协议的新闻。随着圣诞新年假期的到来,消息进入了到静默期。然而,DNV与GL合并给国际海事界带来的影响无疑是重大和深远的,超级船级社的诞生也许仅仅是个开始。
东成西就
这一年,东西方船级社围绕发展轨迹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正如专家评论所言,不知不觉中,欧洲船级社已经身处十字路口,并有些许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船级社逐步演变成为海事界的风险管理者,船舶和航运正在成为其经营范围的一个边缘部分。英国船级社(LR)首席执行官Richard Sadler在2012年7月26日接受Fairplay采访时说,LR不再是船级社,而是一个拥有平衡业务组合的“独立的技术保障组织”,竞争者不仅包括IACS成员船级社,还包括没有特定海事业务的商业公司。
截至2012年6月底的上一财年,LR的非船业务占其总收入的56%,预计本财年该比例将升至60%。意大利船级社(RINA)的非船收入份额与LR相当,预计也将继续增长。RINA主席兼CEO Ugo Salerno在去年年报中称,仅收购D’Appolonia集团就使RINA的收入增长了50%。在6月份的一次演讲中,法国船级社(BV)首席执行官Didier Michaud-Daniel将BV收入与其他23家检验检测组织进行比较,BV总排名第二,仅次于SGS(通用公证行)。
与西方船级社在非船产业中的长袖善舞相比,东方船级社却表现得更为执着和坚守船舶领域。中国船级社(CCS)总裁孙立成认为,和LR等船级社不同,CCS仍坚持将船舶入级作为其核心业务。未来CCS将继续吸引国际船舶和船东加入,这个势头将会持续下去。2012年5月28日,NK主席兼总裁Ueda宣布,NK入级船队已突破2亿总吨,其几乎没有非船业务。
虽然,船级社与其他技术咨询组织的区别正在变得模糊。然而,并不能将这一趋势视为船级社正在放弃船舶业务。即使是在非船领域发展得风声水起的BV,仍在致力于船舶业务,并将尽其所能进一步扩张。同样,船舶业务收入比例下降,并不意味着船舶收入减少,而通常是由于其他领域收入出现增长所致。1996年,BV总收入仅为4.55亿欧元,2011年则增至33.59亿欧元。某些船级社船舶业务所占比例的减少,只是说明其他领域的发展迅猛,并非船舶业务绝对值在减少。
另外,东西方船级社的发展背景是不同的。西方船级社历史悠久,经历过多次经济危机的大起大落,与保险业联系紧密,由于其主要管理区域的社会法制程度高,不需要船级社过于强调执法力度,而更加追求船级和检验检测业务的不断拓展并处于优势的市场地位,这其中LR、DNV、BV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其非船检验检测业务已占主要的地位。BV与NK是两个强烈反差的例子,前者非船业务占总业务量的90%以上,后者则仍是船舶业务占90%以上。
收购浪潮叠现
为了能够进一步在非船领域开疆拓土,以获得平衡结构为目标的收购浪潮已在船级社行业悄然拉开序幕。GL在过去五年中收购了几家非海事类公司,管理结构也因此发生改变,总人数也从3000人增加到了7000人。RINA媒体发言人称其“正在通过新领域的收购实现扩张”。而BV的巴黎总部办公室已有一份4.8万人的薪水册并声称每个领域都有被外界所熟知的专家团队。
LR总裁Sadler曾指出:由于船舶行业具有周期性,必须扩大其他领域的比例。事实上,每个船级社的年报都呈现出同样的趋势。美国船级社(ABS)主席Robert Somerville在其年报中提到船舶行业周期性的影响,但由于其业务多样性以及不断扩大的地域覆盖,ABS集团所受冲击得以缓解。自2010年以来,ABS大部分收入均来自美国本土之外,其他工业领域也对ABS的总体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DNV首席执行官Henrik Madsen特别提到,2011年12月,DNV购买了KEMA的多数股份并成为其最大股东。这给DNV2012年的相关数据带来变化。2011年,DNV 36%的收入来自船舶领域,64%来自非船领域,但其中大部分来自与船舶领域关联的油气相关业务,因此其他领域的总收入仅占28%。KEMA收购将使DNV的非船且非油气收入比例增长至35%左右。
新年来临之前,DNV与GL的合并将船级社收购浪潮推向了高潮。2012年12月20日,DNV和GL签署了一项有关合并的协议,新机构被命名为DNV-GL集团。不难理解,新集团的诞生也宣布了双方作为独立检验组织的消逝。那么,GL为什么放弃“独立”之身转投DNV?合并后的DNV-GL集团将如何运作?
可以说,合并并非偶然。作为世界头号集装箱船船级社,全球有超过30%的集装箱船队和近乎半数的新造集装箱经GL认证。2006年11月,BV计划收购GL,并向GL所有股东提出收购建议,但计划落空,BV欲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验证及评级机构的愿望化为泡影。
最终,德国人将“橄榄枝”抛给了北部极光之地——挪威奥斯陆。GL的所有人Mayfair股份有限公司主席Guenter Herz说,DNV是GL的首选合作伙伴。除了DNV对汉堡明确的承诺之外,我们决定建立这一伙伴关系还基于DNV和GL的互补性,以及两家公司对创新和质量共同追求。作为一个立足长远的股东,我们认为这一伙伴关系是我们成功投资德国劳氏的延续。DNV董事会主席Leif-Arne Langφy表示,我们认为这在战略上非常匹配。两家公司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且优势互补。双方都有强大的品牌和稳固的市场地位,以及注重质量和诚信经营的良好声誉。
双方的意愿推动了合并协议的完成。DNV-GL集团正式诞生。其中,DNV基金组织(DNV Foundation)将持有新公司63.5%的股份,GL的所有人Mayfair公司将持有36.5%的股份。DNV首席执行官麦恒力将出任合并后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新集团总部和注册地将在挪威霍恩克,海事业务部门的总部设于德国汉堡,同时保持对挪威海事业务的支持;石油天然气业务的总部将设在挪威Hφvik;能源业务的总部将在荷兰阿纳姆,并在英国的布里斯托尔设有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中心;管理服务总部设在意大利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