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些年的飞速发展,江苏船配企业数量猛增,并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善、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品牌集聚的配套产业基地。其中,南通、扬州、靖江、江阴、镇江等地区的船配基地在甲板机械、船用电缆、KG吊机、船用锚链、船用绳缆、舾装件、中低速柴油机等船用设备领域着力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船配产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江苏船配业的集聚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仍在凸显。未来,其将补齐配套“短板”,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江苏船舶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区域效应初步凸显

“在前几年的船市高峰期,江苏东台、兴化地区的两家船用尾轴和舵机生产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在湖北建厂,意欲打开其在华中地区的市场。不料两年后,新厂并没有发展壮大,而且即使是湖北当地的客户也‘舍近求远’,一如既往地到老厂订购船配设备。”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有关专家日前向记者谈到这种现象时表示,这反映出江苏船配产品已经深入人心。

目前,以南通、泰州、扬州三大造船基地为中心,江苏的一批配套产业基地集聚发展,已经具备了区域优势,特别是在船用舵机领域,经过长期积累,江苏南京、兴化等地的产品已经产生品牌效应,其品质得到诸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专家指出,这表明江苏船配业在谋求错位竞争、区域化发展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据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统计,目前,由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负责入级检验的江苏船配企业数量已达1100家。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船配业已经呈现出产业化、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的特点。“分类指导,梯度发展,局部超越,重点突破”的江苏船配业总体发展思路正在逐步得到落实。该省锚链(系泊链)生产总量居世界第一,并创立了国际知名品牌;中速柴油机销量占国内船用发电机市场60%以上的份额;克令吊在国内市场占50%以上的份额;螺旋桨、泵系列产品、油水分离器、船用救生设备、舾装件、船用锅炉等的产量均在国内居于前列。

品质服务是竞争力

去年,南京航海仪器二厂有限公司在某海监船的舵机项目竞标中,以高于其他同行的投标价中标。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为了争抢订单,“价格战”几乎不可避免,南京二航仪却以高价中标,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该公司的产品质量过硬,已在用户中树立了较好的口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售后服务方面,该公司一直强化“多跑10米交接棒”的服务意识,让用户免去后顾之忧。可见,有了良好的品质和售后服务,即便是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船配企业的产品也仍然会得到用户的青睐。

从一两件配套产品中可能看不出大的品质差异,但是企业要保证1万件乃至更多的产品质量过关、售后服务令人满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目前,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对船配企业“入门”实施严格的控制,即使是对船舶舾装件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也坚持做到严格审查、检验。

去年,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对入级检验的1100家船配企业的产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已经开始替代进口产品,本土化率不断提高。在订单有限的情况下,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江苏一些大型配套企业获得了相对较多的订单,能较好地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一些中小配套企业则陷入订单断档、裁员、停产、转行的窘境。这或将进一步加快该省船配行业的兼并重组步伐,有利于改变多而散、小而弱的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未来一段时间,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将继续发挥作用,预计江苏船配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被淘汰。

据介绍,2013年,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还将联手金融机构,共同推动江苏船配产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促进采用高、精、尖技术的新产品研发,积极打造一批优秀的江苏船配品牌。

新公约促标准升级

船舶行业历来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并且行业标准一直不断提升。而在我国,由于一些船配产品的标准相对落后,有些企业生产的管道附件、舾装件等产品比国外产品重很多,这不仅会导致原材料成本增加,而且不利于船舶在后期运营中实现低碳环保的目标。为此,专家呼吁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出台新的标准,并不断进行修订、优化,使其与现代化造船理念相匹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密集出台的海事新公约、新规范,宣告了船配产业绿色技术竞争时代的开始。随着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生效、船舶禁用石棉工作的推进、船舶噪声控制标准即将生效等,绿色配套技术,尤其是绿色动力技术逐渐成为研发热点。江苏船配业要想保持自身的优势,就应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加大研发力度,而新的行业标准则可为其提供有力保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