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渔船装备市场推出了大量先进技术及产品,对提高我国渔船装备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内厂家能够生产的渔船机械设备种类很多,但因为设计和研发力量比较薄弱,性能指标较为落后,远洋渔船设备体积大,自动化程度低。

为了加快现有渔船的更新换代和提高渔船科技水平,我国有必要组织船、机、资源和捕捞(网具)专家,依据国内外资源渔场的情况,共同开发船、机、桨、网具互相配套的新型节能渔船,并通过技术合作,快速提升渔船装备技术水平。

“对我国渔业发展来说,201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国家加大了海洋渔业投资力度,渔船装备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远洋捕捞业加快转型升级成为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子江在第三届海峡两岸渔业装备技术研讨会上表示,渔机、渔网等配套设备是提高渔船现代化水平的关键,相关企业应以大型化、体系化、精准化为发展方向,大力推动海洋捕捞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促进渔船装备技术和市场的良性互动,推动我国现代渔业快速发展。

本土产品竞逐渔船装备市场

从海关渔网具出口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渔网具企业在2009年、2010年出口量保持大幅增长,但出口总金额并未出现明显增长。2011年以来,我国渔网具年出口量和出口总金额都出现了同步增长,这表明中高端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得到了提高。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在分析这一现象时表示,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渔船装备市场推出了大量先进技术及产品,对提高我国渔船装备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渔船配套设备行业发展迅速,国内企业在动力、推进、通导、冷冻系统和甲板机械等方面均有涉足。”该协会有关人士介绍,比如在动力系统方面,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柴油机总公司、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等的中高速船舶动力和发电机产品在渔船上应用广泛,国产设备完全能够满足海洋捕捞的要求。

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日益成熟,国内企业正在大力推广其在渔船领域的应用。骨干企业以通信、导航、识别等专业技术为支撑,成功推出了适合海洋渔业使用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电子海图系统、海事卫星电话、船用导航雷达、北斗卫星船载信息终端、搜救设备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产品。“确保渔船安全是实现渔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北斗天汇(北京)公司负责人表示,前不久发生的西沙渔船遇险事件造成了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再次说明救生系统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作用。该公司开发了可与救生衣搭配使用的渔船救生定位仪,计划今年年底推向市场。

在捕捞设备领域,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等部分产品在国内外拥有良好的声誉。国产渔业捕捞设备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捕捞作业和渔业辅助船舶,可以为大型金枪鱼围网、大型拖网、金枪鱼延绳钓、灯光鱿鱼钓、深水拖网、灯光围网、秋刀鱼舷提网渔船等提供成套捕捞装备,并能提供相应的捕捞技术支持。

远洋渔船可调桨推进装置是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力推的重点产品。杭齿具有53年的齿轮传动装置设计和建造经验,在我国渔船推进装置市场拥有90%以上的占有率。从2006年开始,杭齿引进可调桨技术,并与国外专家合作对产品进行了优化。对一艘47米金枪鱼延绳钓船的测算结果表明,使用可调桨初期成本比定距桨高出45%,需多投入40多万元,但因为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较低,两年内可收回增加的投资,长期使用的经济性十分明显。目前,山东一家船厂正在建造10艘65米3000千瓦深海拖网渔船,每艘造价约为4000万元,这批渔船使用的可调桨推进装置就由杭齿设计、制造和安装。

在渔船市场,我国配套企业不仅重视产品技术的创新,也在服务模式和理念上有所突破。在今年的渔船、渔机和渔具企业交流活动中,杭齿船机与成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何沛向记者介绍,他自己此前曾长期在杭齿研发部门工作,今年他成为新成立的船机与成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这种变化正是杭齿向整体式供应商转型的需要。该公司将承担主机后部完整的推进系统的整体服务,提供集成、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开展包括系统设计、制造、供应、售后服务在内的“打包”业务。

设备国产化率有待提高

大连渔轮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占鹏介绍,该公司目前能够生产渔船主配电板、架空台、分电箱、磁力启动器、操作仪等设备,不仅能满足公司建造船舶电气配套的需要,也向社会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浙江方圆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志良说:“目前,在我们自己建造的渔船上,设备国产化率约为60%~70%。渔船建造企业能在国内采购大部分机械设备,设备国产化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不过,部分国产渔船设备在质量可靠性方面不如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也是业内人士的普遍认识。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国内厂家能够生产很多渔船机械设备,但因为设计和研发力量比较薄弱,性能指标较为落后,产品更新速度较慢,尤其是远洋渔船设备体积大,自动化程度低。

郭志良介绍,对于捕捞经济价值较高鱼品的渔船,要求在1小时内将冷藏温度降至零下45摄氏度,这种渔船快速制冷设备目前还必须从国外进口。虽然国内市场上也有同类制冷产品,但制冷效果不够稳定。

而在信息化捕捞技术的应用方面,国内渔船建造业对国外产品和技术的依赖程度更高。由于鱼类资源的减少,渔船必须在更大范围搜索才能确保可观的捕捞量。据介绍,一些国家和地区研发了具有很强实用价值的数学分析模型和软件,对卫星和实船每隔数小时测量的水温数据进行分析,可随时随地掌握水温、浮游生物状态、洋流方向及涌升流等实时海况,帮助渔船准确判断渔场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日本企业还在中国市场大力推广其研发的潮流计、鱼探仪、探鸟仪、水下扫描雷达等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

我国渔业资源减少以及渔业装备科研力量的不足,造成渔船和捕捞装备技术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现代船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渔船领域没有得到及时系统的应用。目前,国内渔船及相关设备的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韩国及欧美渔业发达国家,动力机电设备与助渔仪器等系统效率较低,船、机、桨匹配不尽合理。

远洋渔船配套设备对科技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业内专家分析,去年一段时间内,国内渔业相关船舶建造量大幅增加,业主对高档配套设备需求大增,大量采购进口设备,造成进口设备价格一路上涨。该协会有关人士认为,提升渔船装备技术水平应倡导“国轮国造”、“国轮国配”,在渔船建造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国产设备。

提升技术不妨多用“拿来主义”

“船东建造渔船首先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随着远洋渔业的发展,综合节能的渔船大受欢迎,其中船用设备的节能性起到关键作用。为了加快现有渔船的更新换代速度和提高渔船科技水平,我国有必要组织船、机、资源和捕捞(网具)专家,依据国内外资源渔场的变化情况,共同开发船、机、桨、网具互相配套的新型节能渔船。

技术合作是快速提升渔船装备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远洋渔业的优先和重大项目,例如适宜北太平洋海域、印度洋西北海域和秘鲁外海生产的中小型鱿钓船及其装备、小型冰鲜玻璃钢金枪鱼延绳钓渔船等,目前急需解决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渔船装备制造等关键性问题。在近海渔业领域,在海洋捕捞业占主导地位的拖网、流刺网渔船等的建造也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这些渔船装备要求安全、经济、高效,不仅成本要低,而且精度要高。我国企业可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借鉴国外渔船的技术发展经验,通过遴选和改进技术,消化国外新技术,优化新产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装备开发的集成应用与示范。

“浙江省一家企业就与国外知名设备制造商结成了战略联盟,联合开发适合中国渔业使用的捕捞装备,这种‘拿来主义’合作方式使该企业迅速打开了市场,其商标已在全球几十个国家进行了有效注册。在该企业进行调研时,我们经常能发现他们从荷兰、日本、冰岛等国家请来的技术专家。”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通过与国外合作进行各类科研项目攻关,这家企业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自主研发能力。

对一些近期尚不能实现国产化的急需设备,行业人士表示,应争取国家给予退税政策的支持。徐占鹏认为,调整渔业产业结构,需要一批技术先进的机电设备,退税政策能够降低渔船建造成本,使渔业企业和建造方都能得到一定的实惠。目前,农业部已开始制定对渔民购买渔船捕捞类网具按照农机具扶持政策给与相应补贴的政策。

同时,国家和渔业主管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渔船配套设备的研发。专家认为,国家实施的渔船船型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将通常所说的“船、机、桨”匹配的技术概念体现出来,使渔船更新不再简单以船长、总吨位、主机功率作为指标。下一步,还应大力推动研究和应用同步,加大力度淘汰陈旧渔船和机电设备,对渔船渔机渔具重点环节进行技术集成,推进相关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依靠现有的渔业科技力量,采取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渔船、渔机、渔具产业共同发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