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重新“涂装(产品库 求购 供应)”船舶工业,对提升“中国制造”水平有极大借鉴意义 国产智能船驶向“大数据之海”

两艘总吨位逾20万吨的远洋船将在年内接受“手术”,获得思考、学习和自我诊断能力,并能告知船东“怎么航行最赚钱”。它将是中国制造的第一批智能化船舶。

全球最大造船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已与航运企业达成一致,不仅为后者造船,还将处理智能船产生的大量航运数据,这让船厂的领地从制造拓展到全寿命周期服务,由此形成全新的价值创造模式。

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服务化——智能船鲜明的“工业4.0”色彩正在重新“涂装”船舶工业。中船集团副总裁南大庆说,“工业4.0”是我国船舶产业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智能制造的领军人物李杰表示,船舶业的“工业4.0”探索对提升“中国制造”水平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会思考的聪明船

为了开发智能船,中船集团调动了大量资源,包括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沪东中华(位置 评论 新闻)船厂、沪东重机、黄埔文冲船厂(位置 评论 新闻)等。第一代智能船将拥有300多个传感器(产品库 求购 供应),可以连续感知船舶运行与海况环境,每天产生数据超过10G。系统工程院院长张宏军透露,由此形成的“思考能力”将让机器分担船员50%的工作。

让船“会思考”,对航运保障意义重大。它能随时监控(产品库 求购 供应)船员操作,持续评估零件状态。张宏军说,大部分船舶事故来自误操作,智能船有望将事故率降低70%;假使能预知零件故障,就能提前订好备件,送往船即将停靠的码头,这可将船舶可用时间增加10%。除了“自省”,智能船还会“学习”。整个项目将在岸上建立数据中心,把天气、油价、运价等动态信息导入经济模型;远程获取这些知识后,智能船就能选择最合理的航速、航线。

有些意外的是,智能船并不贵。在其300多个传感器中,新增硬件不多,关键是依靠软件(产品库求购 供应)建一个“大数据池”,将大量数据汇总关联,相当于在虚拟空间里重建了船与海。

张宏军说,过去船舶拥有大量自动化(产品库 求购 供应)设备,但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产生的数据虽多,但零散、静态,无法提炼出整条船和航路的最优方案:“我们理解的‘工业4.0’,就是实现装备与信息的深度耦合。”

中船集团已计划新造一艘功能更完备的智能船,预计两三年后下水,新船设计已在上海启动。虽然国外已在开发“无人船”,但离不开人的遥控;相比之下,能“独立思考”的国产智能船可以说比国外“无人船”领先一代。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