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整后合”是市场对“南北船”战略的普遍预期。从“南北船”今年以来的动作看,两家集团内部整合路径逐渐清晰。

中国造船领域行驶着“两艘船”——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船工业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船重工集团),分据南北,俗称“南北船”。“南北船”掌控着中国数量众多的造船企业和造船资源,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风向标。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航运业呈现弱势复苏,中国作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深受影响。“整合”成为行业和市场对“南北船”的共同期待。

深化国企改革方案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在政策层面对中国造船业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南北船”也在调头转向。“先整后合”是市场对“南北船”战略的普遍预期,从“南北船” 今年以来的动作看,两家集团内部整合路径逐渐清晰。然而会否最终走向“合并”,“南北船”官方至今尚无正式公告发布。

“南北船”被建言合并

“南北船”整合的传闻由来已久。今年年初便有消息传出,“南北船”老领导座谈会期间有人建言“将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进行合并”,认为船舶工业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两家集团被分割开来,导致多年来均存在发展短板,中国船舶工业的产品建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月份,“南北船”领导交叉调任。中船重工集团官网资料显示,3月25日,中船重工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原中船工业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胡问鸣任中船重工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原中船重工集团副总经理孙波任中船重工集团总经理。同日,中船工业集团也宣布,原中船重工集团副总经理董强任中船工业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原中船重工集团副总经理吴强任中船工业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一时间,“南北船”合并的消息甚嚣尘上。对此,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南北船”合并将以“北船”为主导,因为无论从收入、利润还是从净资产和市值看“北船”都远大于“南船”;同时“南北船”领导交叉调任为未来合并做好了铺垫,“北船”领导胡问鸣着眼于战略、擅长资本运作,将是合并后的一把手,“南船”领导董强船厂出身、船舶技术专家,将是合并后的二把手。但随后,“南北船”的上市企业对此予以澄清并否认。

如果“南北船”存在合并预期,其旨在降本提效,减少同业和同质竞争,共同应对国际船市低迷。而从日韩造船企业的合并效果来看,造船产业将首先历经一个漫长的低速增长期,这也是“南北船”调头转向时需要注意的因素。

“南北船”资本运作先起风云

历史上,“南北船”本同出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后来按地域南北,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将旗下企事业单位拆分组合,才出现了“南北船”之分。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包括武汉在内的造船工业都属中船重工集团;长江以南属于中船工业集团。经过十多年发展,两家集团都已成为资产过千亿,拥有大批子公司和科研院所的大型国有企业。

从主营业务来看,“南北船”各有侧重。中船工业集团以军工为核心主线,贯穿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六大产业板块;中船重工集团则以商船为主线,主要从事海军装备、民用船舶及配套、非船舶装备的研发生产。

上市企业方面,目前“南船”旗下拥有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防务)和中船钢构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钢构工程)3家;“北船”拥有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工)和风帆股份有限公司(风帆股份)两家。

从资产证券化率来看,“北船”达50%,“南船”则较低,约30%。今年以来,“南北船”动作频繁,在整合路径上,均在资本运作上先做文章,通过上市平台对集团板块进行整合,各自的整合战略也日渐清晰。

造船和动力为“南北船”的两大核心板块,然而其范围并不清晰,整体资产的证券化程度也不高。近来,两家集团纷纷注资旗下动力板块,整合动力平台,未来“南北船”有很大可能会将重点放在旗下造船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方面。对于“南北船”而言,厘清两大板块,提高专业化造船水平或是正确的转向。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