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立方米支线液化天然气(LNG)船、R-550D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全球最大3.7万吨沥青船、8500车位汽车滚装船、豪华客滚船、深水勘察船、超大型油船、3.8万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已成功攀登了这些曾经仰望的高峰。事实上,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通过对环保船型的深入开发,上海船院不仅在传统的散货船、支线集装箱船及汽车滚装船等优势领域继续保持引领地位,而且在许多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也实现了突破。面对此消彼长、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国际市场,上海船院努力调整经营结构,拓展产品类型,化解外部风险。现在,这棵参天大树的根系已经刺穿了更深更硬的土层。相比于“十二五”之初,它更为高大粗壮,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十三五”的阳光和风雨。

 

传统领域保持领先

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滚装船历来是上海船院的传统强项。“十二五”期间,上海船院在上述常规船型方面仍然保持了业内领先的地位。由于国际社会和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上海船院有针对性地开发了绿色环保节能散货船“Green Dolphin”系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系列船包括3.8万吨、5.75万吨、6.4万吨、8.2万吨4款船型,总计获得订单超过500艘。这些船型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在能耗和排放方面也有优异表现,其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低于基准线20%左右。

同时,上海船院还开发了从1100TEU到19700TEU的近20型宽体集装箱船,并与DNV GL合作开发了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完成了9型5400TEU以下支线集装箱船的升级换代,并实现批量接单。此外,该院目前已形成2000车、3000车、3500车、4000车、6000车、7600车、8000车、8500车等汽车滚装船系列,其设计的客滚船航行于从渤海湾到琼州海峡的中国近海水域,并成功出口欧洲。

特种船型实现突破

在海工船等特种船型领域,上海船院亦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近年来,中国船企大量承接海工船订单,上海船院抓住这一机遇,推出了新一代TUNA系列海工辅助船以及3000米深水工程勘察船、深水多功能水下作业支持船、大功率海上救助船等多款高端海工船型。作为享誉全球的超大型矿砂船的设计单位,“十二五”期间,上海船院完成了新一代Valemax型矿砂船的研发,其性能指标实现了新的飞跃。其设计方案得到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Vale)的高度肯定,并将上海船院作为这一船型后续开发设计的唯一设计单位。2015年12月2日,由上海船院牵头,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中船动力研究院、沪东重机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中国第一艘智能船舶“i-DOLPHIN”船型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该型智能船舶以大数据为基础,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船舶智能化的感知、判断分析以及决策和控制,对整个中国船舶工业的转型升级将产生深远影响。

2015年3月14日,上海船院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3万立方米支线LNG船“海洋石油301”号成功交付,标志着上海船院率先攻入了国产支线LNG船的阵地。该船采用了国内领先的C型货舱技术,同时根据液化天然气的蒸发速率设定船舶航行工况,在航行中即可完全消耗挥发气,成为经济性与环保性俱佳的经典船型。2011年,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交付2艘5万吨半潜船;2015年12月,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命名全球最大3.7万吨沥青船。这些都是上海船院的作品,展现了该院在特种船型开发领域不俗的实力。

此外,上海船院在油船设计上亦十分重视经济性和环保性。近期,广船国际交付的30.8万吨超大型油船(VLCC)“远秋湖”号也是由上海船院设计的,该船日均油耗较同型船降低了20%。对于初入超大型油船领域的上海船院来说,这一结果令人瞩目。2015年10月20日,上海船院与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签署了7.4万吨巴拿马型油船和11.4万吨阿芙拉型油船的设计合同,该院油船的系列化趋势似已不可阻挡。在目前油运市场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上述船型无疑将在未来几年中取代低迷的散货船市场,成为该院发展的新动力。

为了降低船舶的能耗,提升其经济性,上海船院在包括螺旋桨设计、节能导管等多个附加产业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复杂尾流场的模拟及技术分析,2013年,该院开发的节能扇形导管试制成功,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目前,该导管已成功应用于多艘实船,累计合同金额达数千万元。此外,该院2013年还掌握了现代先进的螺旋桨设计技术,并应用于一艘4.85万吨散货船。经过3年发展,这一技术的应用船型已经覆盖至2000车汽车滚装船、18万吨散货船、5.5万吨杂货船等多个船型,成为上海船院又一核心竞争优势。

推动智慧院所建设

保证队伍稳定、上升通道畅通是“十二五”期间上海船院人才工作的重心。5年来,该院员工人数从470人增至650人,人力资源不断丰富,专业门类进一步齐全。通过院所和部门的两级技术培训,以及“导师带教”等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入职培训,该院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水平不断得到更新和提升,新职工亦迅速进入角色。“十二五”初,该院开始施行技术通道制度,首批聘任了50多名船型专家及各专业技术专家,有效激励了技术人员立足岗位、潜心钻研,也为该院技术人才的培养、知识和经验的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科研院所的灵魂。“十二五”期间,上海船院狠抓“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落实,大力推行“三严三实”工作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纪法规作为该院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认真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惩防体系,完善了物资采购、委外业务和市场营销等业务领域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了敏感岗位人员的交流。

“十二五”期间,上海船院致力从“设计”向“研究”转变。在基础研究领域,全面掌握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应用,完善了参数优化方法,并对近百型主力船型及海工船型进行了线型优化,如14000TEU集装箱船、11.3万吨散货船、MR型油船/化学品船。通过数字水池的应用,该院线型优化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该院还开展了关键水动力研究,掌握了包括耐波性、全船有限元、水动力波浪载荷、舒适性、波浪增阻的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数十型船舶的开发设计。

展望“十三五”,多元化、国际化、信息化和推进深度军民融合是上海船院的主要发展目标。随着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和国际油价的不断探底,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即将来临。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上海船院将围绕“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整合升级信息化资源,提高设计与管理的效率,推动智慧院所建设,打造“e-SDARI”设计平台,并继续提升LNG船、豪华邮轮、军辅船,以及其他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的研发设计能力,争取在“十三五”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船舶科研设计单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