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制造,曾一度被看作是船企转型自救的一片蓝海,但随着近年油价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它就像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海工企业头上,让众企业随时会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海工业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举步维艰。那么,中国海工企业如何挺过这段艰难岁月,从而让自己实现蝶变,成为当下业界亟待找到的答案。

回首海工业的2016,业界可谓满眼都是悲伤的眼泪。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统计,这一年,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81艘/座、52.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56%和53%。继2015年萎缩七成的基础上再次重度下挫,成交额不足2012年的十分之一。

对于当前中国海工业的处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经济研究中心徐晓丽说,中国海工企业的多数订单都积压在手里,没有交付出去,特别是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备、海工支持船尤其过剩。有些船厂手持十几笔订单,有一半已经建好,都交不出去,而手里还有好几条在建,更有甚者,有的船厂手里十几座平台都没人要。有业内人士说,这些企业刚刚打入市场,为了获得订单,预付款都比较低,最低甚至仅为1%。不但如此,这些被“抛弃”的产品为了防止发生损坏,每座平台一年的维护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很多企业手里积压的六七座平台,维护成本每年就需要6000~7000万美元。海工企业不但上百亿的垫付资金被压在那里,还要承担因为弃单、延期交付所要支付的沉重维护成本,这无疑是艰难的考验。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海工企业现在宁可赔一些钱,也希望把手里的产品卖出去。以400英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来讲,高峰时期售价在2亿~2.2亿美元,现在价格大概在1.4亿美元。对于船东来说,油价复苏遥遥无期,能将手里的“库存”甩出去,免去维护成本,赔点钱已经不算什么。

尽管如此,业内专家李保坤认为,中国做海工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有些实力才敢于“下海”的,所以现在大部分企业还能撑,但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中国海工企业有多么惨淡,在一些大的展览会,韩国、新加坡的海工企业还是保持参展,而中国企业已经很少见到身影。因此,抓紧去库存仍是国内企业能否扭转危机的关键。徐晓丽对此表示认同,海工企业应该出去多走走,销售订单。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