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船用柴油机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不管是产能、科技研发能力,还是产品质量都实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过,国产船用柴油机仍然面临着“上船难”的困境。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呼吁,随着我国船用柴油机产业的进步,很多产品系列都已经相当成熟,缺的就是“上船”的机会。国内航运企业、船舶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航运企业、船企,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快推行“国船国配”,推动处于成长期的国产船用柴油机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金东寒:应为国产船机提供“上船”机会

如果连‘上船’的机会都没有,改进又能从何谈起?

当前,我国船舶行业对发展船舶配套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船用柴油机产业也受益匪浅,我国在船用高速机、船用中速机、船用低速机、双燃料发动机、气体发动机等全系列产品都有大量投入,并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国产船用柴油机仍然面临着‘上船难’的困境。”金东寒表示,首台套船用柴油机“上船”更是难上加难,这将严重阻碍我国船机产业的发展

有的航运企业、船企以船东指定为借口,不愿使用国产船用柴油机,而一些航运企业、船企则是担心国产船用柴油机尤其是首台套船用柴油机会产生各种小问题。”金东寒指出,这些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使用国产首台套产品,也就意味着获得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针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国产船用柴油机的发展水平。“如果连‘上船’的机会都没有,改进又能从何谈起?”金东寒表示。

金东寒认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收购Win GD公司是很好的战略决策,Win GD成为了中国品牌。在成为中船集团的子公司后,Win GD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有了明显增长。“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增长的份额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市场。”金东寒认为,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两大船舶央企集团在船舶建造市场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完全可以优先采用国内的船机品牌。同时,国家也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国船国配”。比如,韩国为了支持其船机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优先使用国产品牌,并制定了相关的容错机制。

配套、售后蓄势待发

虽然我国船机产业实现了很大突破,但是目前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产业的集中度也不够高。金东寒指出,目前我国船机主要采用许可证生产方式,但是仅低速机企业就有10家。韩国虽然也采用许可证生产方式,但只有3家低速机企业,总产能却比我国要高。在这种格局下,我国船机产业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同时,由于在高端核心零部件配套方面的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虽然我国船机企业众多,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产品附加值也不高。金东寒介绍,以柴油机共轨技术为例,长期以来,柴油机共轨技术一直被少数跨国供应商垄断。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自主研发柴油机共轨技术取得突破后,目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与一汽集团合作研发船用柴油机共轨技术。金东寒表示,如果这项工作能够成功,一方面,我国船机产业能够在高端核心零部件配套领域实现突破;另一方面,也会使国外供应商降价,避免任人宰割。

缺乏全球售后服务网络也是目前船机产业的一个短板。金东寒表示,对船机产业来讲,没有售后服务网络就意味着在竞争中已经落于下风。同时,售后服务也是附加值非常高的领域,曼公司和瓦锡兰公司很大一块利润就来自售后服务。金东寒表示,目前,国内单家船机企业还不具备建立全球售后服务网络的能力。不过,中船集团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开始布局全球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工作,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竞争力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