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水泥运输船圆满交船、亚洲最大改建半潜船顺利交付、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将在上海建造、世界最大LNG动力汽车运输船建造与设计合同生效……今年,一系列世界之最、亚洲之最船舶的建成或订单的落地让我国造船业再次成为全球焦点。中国造船,无疑正走向世界之巅。然而,未来将如何稳步前行?

□ 本报首席记者 赵虎

11月初,首艘国内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这一“造岛神器”不仅在亚洲最大最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属领先水平。“天鲲号”的出现,让中国造船神话继续精彩演绎。中国造船,无疑正走向世界之巅。然而,未来将如何稳步前行?

迈向高附加值市场

衡量一个国家的造船实力,有很多指标,但有三个指标最具权威性。随着造船业的快速崛起,我国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这3大世界造船指标上持续亮眼。

根据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数据,近5年来,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稳居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有4年位居世界第一、1年居第二。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3大指标再次站稳世界第一的位置。亮眼的指标,是中国造船业多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最好佐证。

除了排位外,市场份额更能说明地位高低。201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6%、65.2%和43.9%,其中完工量居第二位,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均位居第一。

长期以来,不少人总会将中国造船业与低附加值联系起来,但如今这种看法已经过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造船业正逐步从低附加值市场转向大型邮轮、LNG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造船市场。韩国《亚洲经济》网站刊文称,中国今年2月拿到的邮轮订单金额达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87亿元),3月又成功接到11艘邮轮订单,在这一市场风头正盛。韩国产业研究院预测,再过个两三年,韩企就会在造船技术方面被中国赶超。

“当前,全球造船业整体表现依旧低迷,市场需求仍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造船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可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文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面对着总体向好的前景,未来几年,中国造船业到底能够实现怎样的发展?

今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给出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力争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力争造船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和40%左右;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进入世界造船先进行列。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