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南通启东国家级海工装备制造基地的一个造船厂,工人们正在忙着焊接、搬运,各种船舶的零部件摆满了基地,整个船厂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似乎在预示着行业正在从“寒冬”中逐渐复苏。

行业回暖出现

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国际航运市场也在逐渐恢复,再加上近几年一些过剩造船产能的出清和库存的清理,给那些在“寒冬”中挺过来的造船厂带来了更多的订单。

“目前,我国造船行业正在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恶劣的市场大环境里,淘汰了一批、兼并重组了一批,如今能够存下来的基本都是佼佼者。”近日,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社长张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

我国是全球第一造船大国,江苏则是中国船舶制造的大省,中国近三分之一的船舶在此生产;江苏也是国内造船企业的聚集地,业内多家知名企业聚集于此。可以说,江苏的造船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造船行业整体的情况。

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船舶订单量正保持增长,企业手持订单量也止跌企稳,协会重点监测企业工业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降幅也有所收窄。中国造船业正逐渐恢复元气。

产能过剩缓解

产能过剩是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造船行业的最大挑战,尤其是我国造船业。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球新船年均需求在8000万至9000万载重吨左右,目前仅中国造船产能就达到6500万载重吨,这还是去产能后的结果,仅中国的造船产能就可满足全球绝大部分的需求。

如果说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这一产能过剩问题还能得到掩盖的话,那么在目前的背景下,问题则全部暴露出来:一方面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对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放缓,购买力不足导致运力过剩、运价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前几年由于我国造船行业的技术含量低,结构不合理,高端船舶制造能力不足,低端制造能力重复,导致我国造船行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造船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