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际原油价格企稳上行为整个油气行业带来期许已久的曙光,海工业“冷灭”多年的也有所复燃,随着国内外海洋装备需求的增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也迎来了市场高峰期的战略机遇。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实施,为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引导行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今年年初,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了未来三年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在当前的背景下,未来海工市场是否能走出低谷?我国海工市场的发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一、变化 尚待验证的复苏拐点

近日,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开始抄底海工市场的消息传出。继子公司Northern Drilling决定收购大宇造船2艘超深水钻井船撤单后,另一家子公司Seatankers也首次进入海工支援船市场,收购了马尾造船的4艘“库存”平台供应船。以对市场敏感著称的JohnFredriksen似乎已经明确的表明自己对海工市场的预期。2017年以来,海工市场触底企稳叠加装备价值持续低位,运营行业加快重组,部分运营商和资本开始实施抄底。据统计,2018年以来的全球钻井平台二手交易和转售数量达31艘/座,月均水平略高于2017年,远高于2015-2016年。海工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钻井平台的资产价格正处于历史低点,同时也成为船东“抄底”收购钻井平台的最好时机。

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止跌回升,进入上行通道。2018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形势逐步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全球原油需求将不断上升,石油库存持续下跌,国际油价也一直保持稳步上涨态势。

随着油价持续走高,无论是金融圈的银行保险和券商,还是油气田作业者,开发商,包括钻井和海上工程承包商,主流业者重回市场的步子逐渐迈大,搁置的项目慢慢浮出水面,业界有观点认为,全球海工市场随着油价的逐渐稳定缓慢复苏,蕴含的机会正在生长。

但尽管海工上游市场复苏迹象初显,但是海工装备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事实不容忽视,国际油价走势目前尚不明朗。“油价出现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油气开发商们增加投资,钻井装备的需求量和利用率都因此出现了增长。”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经济研究中心徐晓丽分析师认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海工建造市场的成交主力——钻井装备和海工船利用率仍然处于历史低位。”2017年以来,全球油气开发恢复活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随之增多,同时带动了海洋装备新租需求的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全球钻井平台新租数量分别达到103份和94份,较过往两年翻了一番,超过2014年上半年水平;从租约总时长来看,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为915月和953月,虽然较过往2年明显增长,但仍远不及2014年上半年水平。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于2017年开始低位回涨,全年共成交海洋工程装备66座/艘、94.5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增长80.9%,较2016年翻了近一番,但仍较2011—2014年的成交额相距甚远,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并未脱离低谷。截至今年5月初,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当前,虽然对于海工市场是否能摆脱“寒冬”,旱苗得雨,还不可妄下断语。徐晓丽分析师告诉记者: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脆弱,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以增长中枢下降、多元化退潮和全球化放缓为核心特征的全球经济新常态进一步强化。同时,政治与经济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局面,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问题 中国海工困难待解

2018年以来,国际油价稳步上涨,全球海上油气开发持续回暖,冰冻多时的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重现生气。虽然目前来说海工市场很难重现四五年前高度繁荣的景象,但是全球海上油气开发的热情有望被重新激发,这对“憋屈”已久的海工装备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展海洋经济,装备须先行。海工装备是有海的地方的共同需求,中国目前面临着发展海洋工程的大好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的发展,且已明确表示深探蓝海经济,各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支持。早在2011年,工信部、海洋局等5部门就联合发布了《海洋工程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纲领性文件,适应海洋强国战略的装备需求,将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要找准转型升级与现实需求的结合点,提高发展质量的效率。争取到2020年,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级先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力争步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

国有企业占据主要位置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海工装备业迅速发展,逐步赶上并超越世界主要海工强国,目前与韩国、新加坡并列为主要海工建造大国。2011-2017年,中国、韩国和新加坡年均市场份额分别为27.7%、16.6%和25.0%,合计占比为69.3%。2017年,中国海工接单20.7亿美元,市场份额下滑至21.9%,退居全球次席。近年中国海工企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接单份额领先,但总体来讲仍然处于产业链低端,在产业结构、自主研发、总装集成、自主配套、经营风险和商模式创新方面的欠缺使我国海工产业仍将于较长一段时间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短期内难以达到绝对竞争优势地位。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海洋工程主流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不足、新型高端装备的设计建造仍属空白、基础共性技术整体薄弱、配套设备发展明显滞后,装备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国内国际深海油气开发的需要。

徐晓丽分析师表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化水平与世界强国仍存差距。深水和超深水大型浮式生产储卸装(FPSO)、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大型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 FPSO)及上部模块等生产储运装备,极地冰区型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养殖装备,南海人工岛礁,大型浅滩储油基地等面向未来市场需求的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开面临较大困难,相关创新能力难以获得推广应用。

三、机遇 转型升级抢占“高点”

海洋工程装备属于“中国制造业2025规划”重点支持的十个领域之一,从政策环境说,国家对于海工积极的扶持态度一直以来都未曾改变。在海洋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走向海洋、深耕海洋的大趋势不会变,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海上油气开发热情在冷灭多年之后终于有所复燃,持续低迷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走上“脱困”之路,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曙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将加快,海洋资源的内涵也将会进一步拓展,海洋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新型海工装备发展空间广阔。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工装备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关键环节,从长远来说,海工装备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从当前海工企业自身情况来看,各企业均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行业基本面已经有所好转。但当前全球原油的供需情况依然过剩,海工市场仍有“遗留未解决问题”,市场真正复苏时期还未到来。徐晓丽分析师告诉记者,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断崖式下跌并持续在低位徘徊,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既给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空前挑战和巨大风险,又给自主创新、实现赶超世界海工强国创造了机会。在新的形势下,应以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积极调整投资策略和重点,综合施策,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产能快速调整和技术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现阶段,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核心设备和系统绝大部分被国外供应商垄断,以自升式钻井平台为例,本土化配套率仅为20%,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船舶海工工业仍然处于“寒冬期”,海工装备产品偏低端,且核心装备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化水平过低,我国海工业亟待“强身健骨”、转型升级,才能克服难关。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建议,全面推进中国船舶制造“品质升级”,着力构筑中国船舶制造品牌。着力培育一批优强企业,保证优质企业渡过“寒冬”。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将智能制造作为船舶工业管理升级和降本增效的主攻方向。面对当前我国海工装备行业严峻的形势,要以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为中心,以制造技术新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抓手,提质量、创品牌、调结构、去产能、补短板、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海工装备行业攻坚克难,实现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考察三峡工程时强调,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徐晓丽表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处在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加快赶超的战略机遇。“取势,明道,优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国海工需要立足眼前,着眼大局,看准市场机遇,因势布局,谋势而动,方能厚积薄发,未来犹可期。

来源:金赤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