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公司的一个焊接车间里,几台机器正在“独自”进行着钢板切割的工作,传统车间里热火朝天干活的工人并没有看到几个。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条2012年就投产的自动化生产线,4个机器人代替了原有的25个工人才能完成的切割工作,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两倍。

早在2006年,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便超前谋划,着手生产、设计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并将扩大机器人应用和实施生产线改造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以大幅度减少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品率。

“随着5条机器人生产线的相继投产,相应工序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七成左右,在确保作业安全和质量稳定的基础上,还将产品建造周期缩短10%~15%,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总经理陈弓说,公司的实践也证明,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的造船业,不仅不一定是夕阳行业,还可以创造较好的利润。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是中日造船企业以股份参半的方式,合资兴建的国内第一家大型现代化造船企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时代的缩影。从2001年开始到2017年,尽管航运市场一直处于低迷期,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已经连续17年保持盈利。

  

引进消化吸收

作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造船企业,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建立在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权结构下:中外双方对等持有公司50%的股份,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中日双方总经理负责制”,建立了中日双方共同负责、互相制衡、相互监督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没有绝对控股方,实现了决策权和经营权对等。

陈弓介绍,中日各50%的股比,一方面体现了中日双方“诚信为上,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合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表明了中日双方愿以平等的地位共同建设一个符合现代造船理论的、自主经营的、独立而完整的船厂,而不是一个仅仅提供密集劳动力的生产工厂。

在这样的股权和管理权结构下,中远集团引领同业的生产经营、先进的管理团队、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市场、环境、客户等优势资源,与日本川崎重工百年船舶设计生产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相结合,使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先天就享有“站在巨人肩上”的优势。

陈弓回忆,项目启动后,在船厂建设上,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主动接受国际先进的造船生产全部体系,以开放的心态全面、认真、不走样地学习日本川崎重工先进的生产组织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日本川崎重工也将坂出船厂从船厂布置、车间设置、生产流程、计划进度,一直到基础管理、规章制度、文明生产等各个方面都原封不动分享给南通中远海运川崎。

这使得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用10年时间走完了日本造船企业50年、韩国造船企业30年的历程,具有百年发展史的日本川崎重工也承认,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是它在海外投资最为成功的一个项目。

事实上,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建厂初期,正遇上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造船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一轮长达10年的船市萧条中,他们也没有止步于沿用川崎重工的成熟模式,而是继续瞄准世界先进造船技术,从工艺优化入手,综合运用精益生产、信息技术和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在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起一套科学,迅速形成总装造船优势。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