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日本船舶工业的新船接单量及其市场份额在中、韩两国的强势竞争下进一步萎缩,且新船基本由本国船东订造。面对激烈的竞争,日本船企一方面通过加强合作、推进数据共享以及兼并收购以增强规模效应;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组织结构、转变业务发展方向和加强创新技术研发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日本政府出台了顶层规划政策《海洋基本计划》,指导本国船舶工业未来发展。

新船成交量下滑

箱船成主力接单船型

进入2018年以来,全球新船成交量延续去年的上升走势。但与中、韩两国新船成交量稳健增长不同,日本船企新订单增长乏力,今年上半年共计成交新船59艘、444.5万载重吨(DWT),以吨位计,同比小幅下滑3.2%;全球市场份额为12.6%,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日本新船成交量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当前新船价格仍处于低水平的背景下,日元升值以及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使得船企建造成本居高不下;二是国内内河和沿海运输船舶建造需求较大,日本船企手持订单相对充足,且主要船企的船坞生产基本排期到2020年年底,对远洋船舶的接单较为保守。

从船型来看,今年上半年日本船企承接的三大主力船型订单基本覆盖全部新船订单。其中,集装箱船订单占全部新船订单的48%,较去年同期增加33个百分点,新订单几乎全部来自本国船东正荣汽船,该公司订造了17艘万箱级集装箱船;散货船成交占比为31%,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70%以上的订单来自本国船东;油船成交占比为21%,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其中约有85%的订单来自本国船东。

抱团取暖

应对行业低迷

组建造船联盟仍然是日本船企“抱团取暖”、应对行业低迷形势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应对来自中、韩两国的竞争压力,扭转接单份额不断下滑的局面,日本船企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效率。继去年三菱重工与今治造船、名村造船、大岛造船组建商船业务联盟后,今年5月,三井E&S造船和常石造船也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双方在保持各自管理独立性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和设计协作,缩短设计周期,扩大产品范围;另一方面,联合利用分销渠道和供应商,共享各自在国内外的生产制造设备,提升成本竞争力。此外,日本船舶企业在加强信息共享和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成效。6月,46家航运公司、造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共同成立了船舶信息共享平台,用于收集和共享船舶航行过程中的数据。目前,已有300艘注册船舶,预计2022年将有550艘注册船舶和85家会员单位。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