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造好船才能提高竞争力

持续增加的订单量,出现向优势企业集中现象。

江苏省造船业规模大,却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特种船舶和高附加值船型建造竞争力不强,船舶产品结构相对偏少,新船型和新技术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实力相对强一点的船厂基本能够保证做生产详细设计、数控下料。”连云港苏茂船舶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磊从事造船行业多年,在他看来,对更多中小船厂来说,想要全面实现数字化还很难。

王晓磊说,徐州、宿迁、淮安地区以造内河船为主,连云港、盐城,以造海船为主,灌河两岸船厂分布密集。2008年经济危机后灌河两岸多家船厂倒闭,能存活下来的船厂大都各自转型,主要建造100米以下各种小型运输船,部分船厂依靠接这些船的订单生存,建造周期短,资金流转快。

“附加值越高,造船利润越大。”王晓磊认为,普通运输船,大小船厂都能造,竞争尤其激烈,利润必然很低。而油船、邮轮等船舶,必须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大型船厂才能建造。普通运输船利润几乎取决于管理,管理得当才有几个点的微薄利润,管理不当甚至可能亏本。这对企业设计技术储备、产品开发能力和船型储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绍旭表示,提高船企竞争力,还需不断升级造船技术,造好船,增加回报率。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建议,船企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可密切关注海上风电等领域的需求,拓展船舶海工新视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