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频繁会晤,并于9月19日签署了《9月平壤共同宣言》,双方就早日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加强南北交流与合作、努力把朝鲜半岛建成永久和平地带等达成一致。

中国造船业的命运会被金正恩改变吗?开个小小的脑洞,朝韩关系回暖将会对全球造船业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双方缓和程度的不同,预计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韩国企业北上。南北关系缓和最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韩国企业赴朝设立工厂,利用朝鲜低廉的土地和人力资源,生产船舶配套和造船中间产品再运送回韩国。早在十几年前的卢武铉总统时期,双方就考虑在朝鲜东海岸的安边和西海岸的南浦建立造船合作工业区,后因朝核问题搁浅。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韩国造船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韩国各大船企仍面临产能过剩、物量不足和财务状况差等问题。因此,近期在朝鲜大规模投资相对困难,短期内“韩企北上”可能性较小。

朝鲜劳动力南下。相比“韩企北上”,第二种可能性就是“朝人南下”,如果朝韩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缓解,对韩国造船企业来说,最大的吸引力便是朝鲜廉价且高质的劳动力。当前,韩国造船行业人年均薪资水平为30~40万元人民币,而朝鲜工人年均薪资水平不足五千元人民币,中国丹东地区朝鲜工人的年薪也不到三万元人民币。廉价高质的劳动力带来的就是巨大的成本竞争力。当前韩国船企力推的智能船厂就是为了解决人力成本高企的问题,降低对人的依赖程度,但即便智能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预计仍有70%的作业需要人的参与。朝鲜工人可更直接地帮助韩国船企解决该问题,双方不仅语言相通,朝鲜人民勤劳淳朴的品质也颇受好评。

南北全面开放。如果南北关系能够接近全面开放,朝韩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势必更加密切,在此状态下,预计韩国所有的造船和配套企业均会不同程度的利用朝鲜的人力和土地岸线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届时,韩国的技术、管理、资金和供应链优势与朝鲜的低成本生产优势相结合,整个朝鲜半岛完全有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基地,之前因为高成本无法承接的散货船和海工订单,均有可能重回韩国的怀抱。

尽管只是猜想,但中国船舶工业应在猜想变为现实之前有所准备。韩国船企在如此高的人力成本压力下,凭借着技术与管理优势仍能在全球造船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相比之下,中国船舶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转型期,但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高涨、技术差距大以及竞争对手的强势回归都让中国船企举步维艰。此刻我们应把重塑成本竞争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正视与韩国的差距和问题根源,鼓足勇气营造健康的行业生态和企业文化,共同为下一个本该属于我们的十年努力。

作者: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 李星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