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中国船级社(CCS)在第28届德国汉堡海事展(SMM)首次发布《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2018),旨在为自主货物运输船舶的设计与建造提供技术依据。本指南于2018年10月1日起生效。

为了方便客户更好地理解指南规定的技术要求,本文对《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的制定背景、内容以及意义等进行简要说明。

自中国船级社2015年发布《智能船舶规范》以来,国内智能船舶的发展速度及需求远超预期,例如已经交付运营的“大智”号,正在建造的13500TEU集装箱船、30万吨VLCC、40万吨VLOC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等,相关项目引领并促进了国内智能船舶的发展。

自主船舶是智能船舶发展的高级阶段。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自动化系统将逐步直至完全替代船上的船员操作,自主船舶将成为未来航运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已有多个自主船舶相关项目正在实施当中,因此急需制定适用于自主船舶的标准。为满足市场需求,为自主船舶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持,CCS于2017年初着手自主船舶技术标准的研究,并于2017年11月完成了无人散货船的风险分析,并根据风险分析的结合完成了《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草案。

2018年5月,IMO MSC启动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法规范围梳理的讨论,并成立会前通信工作组开展工作。CCS结合IMO MSC讨论结果,完成了《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编写。

在船舶整体架构方面,相对于传统船舶而言,自主船舶将是一个各系统高度集成的船舶。考虑自主船舶营运的全过程,以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在目前阶段,通过船岸协同操作是实现船舶自主的最佳途径。据此,CCS构建了自主船舶基本构架(如下图)。该构架以自主船行系统为核心,通信系统和电气系统为基础 ,涵盖船体安全、保安、消防和防污染等系统,以远程控制中心为保障。

指南编写方面,编写指南的目标是通过明确船体构造、船舶各系统及远程控制中心的目标、功能要求、实现功能要求的规定要求、检验与试验要求,实现海上航行、进出港、靠/离泊、锚泊、货物操作场景中的船舶安全和环境保护。

结合上述目标和自主船舶的整体架构,中国船级社以不低于SOLAS、MARPOL、COLREG72和STCW等国际公约的总体安全和环保水平为原则,以风险分析结果为基础,以远程遥控和自主控制相结合为主要技术手段实现船舶自主运行。采用目标型标准(GBS)方法,提出了自主货物运输船舶场景感知、航行控制、轮机装置、系泊与锚泊、电气装置、通信与信号设备、船体构造与安全、消防、环境保护、船舶保安、远程控制中心、网络安全等系统的目标、功能要求、实现功能要求的具体措施,以及检验与试验要求。包括通则在内,共14章内容,形成《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

《自主货物运输船舶指南》的发布,在全球首次比较系统和全面地规定了自主船舶各方面的技术要求,填补了自主船舶技术指导性文件的空白,将引领自主船舶的开发和应用,为智能航运的安全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