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才流失将从根基上动摇和削弱造船业的竞争力,韩国造船业现在提出了研发建造节能环保型船、智能船等推动造船业升级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但是今后难以从高校招聘硕士、博士等高级人才从事相关设计和研发工作。等到国际造船市场恢复时,只得眼睁睁地错失市场机遇,拱手将商机送给竞争对手。

造船业在韩国曾经是青年学子追逐的热门学科,但是近年来这一热门学科在韩国学子心目中骤然“变冷”,成了不招他们“待见”的冷门学科。对此,韩国老一代造船先辈深感痛心,他们认为,长此以往,韩国造船业将“后继无人”,更谈不上要确保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造船前辈呼吁,政府、社会、教育界和造船界要重视这一现象,尽快采取举措,扭转造船产业人才“逃离”这一颓势。

造船专业留不住学子

据韩联社等韩国媒体报道,韩国青年学子的“逃离潮”主要表现在高等院校、大专院校以及造船海工相关技术院校的造船海洋工程系面临着招生难问题和在校生转系要求层出不穷。

韩国名牌大学首尔大学造船海洋工程系新生招生状况不容乐观。首尔大学于1946年设立了航空造船系,其后从该系分离出来设立了造船海洋工程系,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曾培养出了2700多名造船海工方面的高级人才,被誉为韩国造船业的“产房”,现代重工总经理姜焕球和大宇造船海洋总经理郑成立都是该系的毕业生。

但是,现在首尔大学造船海洋工程系已经丧失了对青年学子的吸引力。过去,该系志愿报考的青年学生人数与正式被录取学生人数的平均比例为4.12:1,在造船市场火爆的2008年春季招生时,报考生与录取生人数的比率曾达到8.46:1,而今年春季的招生考试,报考生与录取生人数的比例仅0.67:1,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报考生与录取生人数“倒挂”的现象。此外,该系今年本计划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但直至9月开学也无人报考。

韩国有近2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造船海洋工程系,这些院校的造船海洋工程系近年招收新生的困难、生源严重不足的程度更甚于首尔大学。一些高校负责人表示,韩国高等院校的造船海洋工程系现在正在走日本同行20年前的“老路”。

日本东京大学船舶工程系一直是日本培养造船业高中等人才的“摇篮”,造就了日本造船业“脊梁”,为日本造船业半个世纪稳居世界第一作出了贡献。韩国造船业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紧赶直追日本,1997年的新船接单量以修正总吨计首次超越了日本,上升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此后,日本高校培养的造船人才数量开始萎缩,1998年,东京大学造船工程系被迫改名,将“造船”二字去掉,改为环境海洋工程系。如今,20年过去了,业界担忧,韩国高校的造船系是否将同样面临着改换名称甚至被撤销的问题。

如今,韩国高校造船系在校学生还出现了新动向:转系和要求转系的学生不断增多。以首尔大学造船海洋工程系为例,平均每4名在校生中就有1名转到了其他系。2015~2017年,首尔大学在校本科学生46人,其中10人现已转到了他系,还有一些学生提出转系要求,而且在校硕士、博士生以及研发和高层管理人才都在“逃离”。

情况更严重的是,现在韩国的造船业“逃离潮”已蔓延到了造船业生产、管理和工人大军,各级造船人才流失严重,使造船业竞争力日趋弱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宇造船海洋主动辞职的青年员工达116人,其中包括48名设计人员和13名研发人员,他们都是大宇造船海洋的核心青年骨干人才。

一些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逃离潮”已经形成了结构性的恶性循环:造船市场不景气—人才外流—造船业竞争力下降—接单量下滑。韩国高校造船海工装备系教授李景浩认为,人才流失将从根基上动摇和削弱韩国造船业的竞争力,韩国造船业现在提出了研发建造节能环保型船、智能船等推动造船业升级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但是今后难以从高校招聘硕士、博士等高级人才从事相关设计和研发工作,人才“储备池”将“见底”,这如何拉动造船业升级转型?等到国际造船市场恢复时,只得眼睁睁地错失市场机遇,拱手将商机送给竞争对手。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