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运巨头力挺中国船企,狂下百亿大单!
携手“老友”,再添新单
海事服务网CNSS获悉,昨天(3月3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船舶”)关于公司下属子公司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南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某船东于2025年2月28日签订了一批18000TEU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合同金额预计在180亿元至190亿元人民币之间,采用美元支付,计划在2028年至2029年相继交付。
公告表示,本项目的船东为江南造船长期合作伙伴,此次签约深化了双方的信任,增强了客户黏性,同时也拓展了江南造船大型集装箱船的型谱,对于后续发展更多创新产品具有积极作用。该订单是江南造船顺应国际最新绿色能源集装箱船设计理念、完全自主研发设计、满足目前最新规则规范的大型集装箱船,具有可靠、节能、环保等特点,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业内人士透露,该订单的船东极有可能为法国达飞轮船(CMA CGM,简称“达飞”)。在2月中旬发布的周报中,多家船舶经纪商披露信息称,达飞已在江南造船订造了8+4的18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每艘船的造价介于2.07亿至2.08亿美元之间。
三国联手,绿色减排
2月27日,达飞与山东新能船业在上海举行了182TEU级全电动集装箱船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于去年11月由达飞宣布并持续推进,用于越南内陆服务,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投入运营。
据海事服务网CNSS此前报道,该电动集装箱船由达飞的新船建造和研发团队与宁德时代合作设计,后者负责提供电池技术。一旦投入使用,美国耐克公司承诺优化该船的使用,以便其在越南平阳省和盖梅港的Gemalink深水码头之间航行,往返行程为180公里。
去年11月,达飞与新能船业签署了采购意向书,计划购买一艘80米长纯电动力集装箱船,预计年运输量将超过50,000TEU,并有望减少每年约778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实现2050年碳净零排放目标贡献力量。
专家指出,随着电池容量的提升和使用寿命的延长,电动集装箱船、拖船及渡轮等项目将日益具备可行性,为航运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山东新能船业是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国内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项目,成立于2022年5月,主要从事新能源船舶研发、设计、制造、改装等业务。
大力支持中国造船
去年11月,达飞与新能船业签署了采购意向书,计划购买一艘80米长纯电动力集装箱船,预计年运输量将超过50,000TEU,并有望减少每年约778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实现2050年碳净零排放目标贡献力量。
专家指出,随着电池容量的提升和使用寿命的延长,电动集装箱船、拖船及渡轮等项目将日益具备可行性,为航运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山东新能船业是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国内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项目,成立于2022年5月,主要从事新能源船舶研发、设计、制造、改装等业务。
根据航运咨询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若以当前船队的运载能力为基准,达飞的船队中由中国船厂建造的船舶占比介于25%至50%之间。而着眼于正在建造的新船,达飞超过50%的新造船订单来自中国船厂。
2024年,达飞实现全年营收约5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42.51亿元),同比增长18.0%;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约1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3.31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约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18亿元),同比增长56.9%。
当前,达飞正迅速崛起,向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冲刺。Alphaliner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达飞运力约为387.4万TEU,旗下船队运营663艘集装箱船,位列全球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