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海员比例仅有1%!航运业的性别平等还有多远?
近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伦敦举办了一次主题名为“女性的机遇之海”(An Ocean of Opportunities for Women)的研讨会,以讨论如何缩小性别差距以释放整个航运业的增长和机遇。
活动期间,IMO与国际妇女航运与贸易协会(WISTA)联合开展了《海事女性调查报告2024》。然而,IMO秘书长阿塞尼奥·多明格斯(Arsenio Dominguez)在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本次调查的结果不尽人意。
该调查报告提供了来自IMO成员国及私营部门的海事领域女性从业者比例与分布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女性从业人数达176,820人,较2021年的151,979人有所增长,但在抽样调查的从业人员总数中,女性占比不足19%,而2021年报告中的同类型群体占比为26%。
在海上工作岗位方面,女性比例依然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相关机构雇佣的海员总数中,女性仅占1%。
多明格斯表示:“女性从业者比例仍严重失衡,在远洋船员队伍中所占份额极低。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才能真正打造一个多元包容的海事产业。”
女性海员
数据显示,海事行业仍呈现高度男性主导的格局。在179家机构雇佣的211,750名现役海员中,女性仅占1%。这一显著失衡凸显了行业长期存在的性别差距。从职位分布来看,女性海员中22%担任普通船员,21%担任二副,15%为甲板实习生。
数据显示,女性海员就业存在明显地域差异:女性船员集中在菲律宾和希腊。在179家受访公司中,85家雇佣女性海员,主要分布在油轮、客船和杂货船等船型。
去年,All Aboard联盟发布了一份题为《海事就业能力:女性海员面临的四大挑战》(Employability in maritime: Four key challenges facing women seafarers)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9%的女性将性别歧视视为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转岗岸基职位时往往还需应对歧视与家庭责任的双重压力。(详见:全球船东发声:急需更多女船员!)尽管这些发现得到了本次IMO调查数据的印证,但行业改善措施依然滞后:仅13%的企业开展反偏见培训(与2021年持平),制定正式性别平等政策的企业仅从44%微增至48%。
公共部门中的女性从业者
总体来看,海事公共领域关键岗位的女性占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根据88个提交完整数据国家的最新统计,IMO女性代表比例从21%提升至28%;国有港口和码头的女性占比也从19%增长至25%,港口国谅解备忘录(MOU)相关机构的女性参与度也达到了25%。
行业中的女性从业者
调查数据显示,在608家私营海事企业中,女性占比16%(不含海员),较2021年的29%大幅下滑。
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女性从业比例则呈现“有进有退”的态势。在公关领域、船员代理以及船舶代理等子行业,女性比例持续上升;在体现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操作岗位中,女性占比降至21%。
报告指出,这种分布格局反映出两个深层问题:首先,女性从业比例与岗位技术含量呈明显负相关,技术门槛越高,女性参与度越低;其次,管理层级呈现“玻璃天花板”效应,职位越高,女性代表越少。她们可以晋升到一定程度,但之后,由于组织结构、缺乏机会和指导,她们别无选择,只能回到岸上。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系统性的改革。在人才引进方面,应着力吸引更多年轻女性进入海事相关理工科专业;在职业发展方面,需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支持;在组织文化方面,则要营造更包容的工作环境。只有多管齐下,才能逐步改善海事领域性别结构失衡的状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多元化发展。
不过,2024年的调查新增了多个海事新兴领域的数据,为从业人员揭示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环境社会治理(ESG)与脱碳服务领域的女性占比高达67%,凸显可持续发展与海事运营的深度融合;金融机构(43%)、医疗服务(61%)和气象情报服务(46%)同样展现出较高的女性参与度。
世界海事大学指出,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新技术正重塑就业形态,这些新兴专业领域可能打破传统男性主导的行业格局,为女性创造更平等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要求教育培训体系作出相应变革。
海事教育中的女性
在受访成员国中,各国海员培训学院共有9544名教职工,其中女性占比达34%。海员培训院校毕业生中女性占15%,而海事相关大学毕业生中女性比例更高,达22%,反映出从教育培训到实际就业的转化过程中仍存在性别差异。
行业调查数据显示,海事领域的女性参与度在私营海事教育培训机构/院校呈现小幅提升。目前共有84388名学员就读航海专业课程,其中女性仅占5%。值得关注的是,在完成12个月船上培训的8709名学员中,女性比例略升至8.7%,这表明尽管女性学员总体占比仍然偏低,但她们在完成关键海事培训方面展现出较强的坚持性。
从培训条件来看,目前仅9所院校配备教学船舶,且其中仅6所院校确认设有适合女性的培训设施,反映出海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完善。
报告指出,海事从业人员必须与行业需求同步增长。面对数字化和自动化转型带来的技能需求,各国政府应加强培训支持,特别是要为女性创造更多海上就业机会。
IMO和WISTA指出,海事行业未来必须采取更加系统化的措施推动性别平等。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的性别数据追踪机制。在人才建设方面,需通过行业榜样宣传、职业导师制度和领导力培养计划,构建从基层到高管的女性职业发展通道。同时,应实施职场安全“零容忍”政策,确保女性从业人员获得必要的健康安全装备,并消除职场暴力和骚扰现象。只有通过数据透明化、文化建设和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从船舶甲板到企业董事会的全方位性别包容,使女性不仅能够进入海事行业,更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职业成就。
WISTA International总裁Elpi Petraki说:“人们总说女性从业者已经够多了,问题解决了。但一个50人的团队里,如果从清一色男性变成仅有10名女性,这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