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土耳其法院对一艘散货船上的两名“涉毒”船员作出有罪判决,判处船长Marko Bekavac和大副Ali Albokhari各30年监禁。然而,这一案件的后续发展却充满矛盾——尽管两人均已上诉成功,检方也撤销了对船员的指控,但最终只有船长于今年8月9日获释,而大副至今仍在狱中等待土耳其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

10-1_副本.png

“Phoenician-M”号船长Marko Bekavac。 图源:克罗地亚政府官网

8月8日深夜,土耳其当局释放了克罗地亚籍船长Marko Bekavac。此前,因在其指挥的散货船“Phoenician-M”号上发现可卡因,这位62岁的船长被判处30年监禁。突如其来的释放令Bekavac和他的家人倍感意外。他向克罗地亚媒体Dalmacija Damas描述了戏剧性的一幕:“整个过程我都一头雾水,还以为是要被转移到其他监狱。转眼间,他们却带我去了餐厅,让我梳洗更衣...然后告诉我自由了。午夜两点,我就坐上了飞往萨格勒布的航班,之后转机回到斯普利特。”

Bekavac在被羁押近两年、定罪10个月后获释,并立即被安排航班返回克罗地亚。然而,大副Albokhari目前仍被关押在土耳其监狱中,他同样被判30年刑期,正在等待上诉结果。

“Phoenician-M”号的故事始于2023年9月。该船从哥伦比亚的巴兰基亚港启航,前往土耳其的埃雷利港。在巴兰基亚港装货时,船长Bekavac因为担心该地区的毒品泛滥情况,便要求运营商支付额外的安全费用,但请求未得到回应。随后,土耳其当局在货舱内发现了137公斤的可卡因。哥伦比亚警方的调查证明船员与毒品无关,并出具了释放该船的文件。然而,土耳其当局并未遵守规定程序,导致Bekavac和Albokhari被定罪。

船长、大副及其他8名船员被捕,不过其他船员最终获释,船舶也被放行。

10-2.jpg

“Phoenician-M”号

庭审期间,Bekavac辩称在哥伦比亚停靠期间,他曾多次报告船舶安保薄弱并要求加强。值得注意的是,在船舶离港前,哥伦比亚当局就曾在船尾尖舱发现少量可卡因;当船舶抵达土耳其后,Bekavac也主动向当局报告了这一情况。

土耳其当局依据毒品走私相关法律对Bekavac提起公诉,坚称其作为船舶负责人应当承担责任。检方认为,作为船上高级船员,船长和大副必须对船舶安全及船上发现的毒品负责。

在克罗地亚,Bekavac的家人积极推动案件关注度,先后会见了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总理普连科维奇及多位部长级官员寻求支持。律师团队也已提起上诉,目前该案仍在土耳其最高法院审理中。

Albokhari的辩护律师认为,Bekavac的获释可能为其当事人带来转机,但他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关于Bekavac获释原因的通知。

“本案仍在最高法院审理阶段,”律师表示,“经核查案卷后发现,无论是上诉法院还是最高法院,均未作出任何释放裁定。”

这名律师此前表示,这两名船员受到惩处的唯一原因,仅仅因为他们的船长和大副身份,这种处罚本身就是违法的。他进一步补充说,真正的毒贩尚未受到调查,而仅有这两名无辜者被判处了30年的监禁。

克罗地亚政府声称,此次释放通过“静默外交”达成,但土耳其当局似乎对这一外交进程毫不知情。

该事件一度引发广泛争议。多家国际组织联合指出,Bekavac案再次凸显全球航运业普遍存在的司法不公问题——船员往往在缺乏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就被刑事定罪。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更是对土耳其当局的严厉谴责并称“航运业是唯一一个在被证明无罪之前便假定人们有罪的行业”。

这起案件与另一艘船“Berge Torre”号上船员的遭遇共同凸显了船员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同一司法管辖区内他们所受待遇的差异。“Berge Torre”号从哥伦比亚的玻利瓦尔港起航,于2023年10月抵达土耳其。2024年8月,12名船员因走私可卡因被检察官起诉。尽管刑事法庭最初以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船员参与其中为由驳回了起诉,但ITF了解到,检察官将对“Berge Torre”号船员提出新的起诉。

10-3.jpg

图源:IMO

在今年的6月25日世界海员日期间,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航运公会(ICS)和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高层代表在英国伦敦IMO总部举行联合会议后共同呼吁:因执行公务而被扣押的海员必须得到公正对待并享有尊严,其人权应获得充分尊重。与会者敦促各方承诺遵守IMO/ILO联合制定的《关于公平对待因涉嫌海上犯罪而被拘留的海员指南》,确保正当程序与公平处置,使海员得以迅速遣返归家。与会者认为,海员遭受不公正刑事指控仍是行业重大关切,此类事件正持续削弱行业信心,对海员权益构成威胁。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