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重金押注汽车运输船,加速海外扩张!
比亚迪在全球汽车市场取得亮眼成绩后,正积极拓展远洋航运业务。过去一年,这家电动汽车巨头已有7艘巨型汽车运输船投入运营。市场分析指出,比亚迪这一战略正在重塑汽车航运行业格局。
比亚迪“长沙”号。图源: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早在2022年就决定自建一支由7艘巨型汽车运输船组成的船队,每艘船均可运载数千辆汽车。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与多数西方车企选择向航运公司购买舱位的传统做法不同,比亚迪为实现“2025年海外销量80万辆、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达50%”的战略目标,选择直接布局航运业务。这一垂直整合策略不仅保障了其全球运输能力,更彰显了公司国际化发展的雄心。
比亚迪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公司累计销量达249.03万辆,同比增长27.35%。其中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同期出口销量突破54.5万辆,同比增幅超过130%。按照当前月均8-9万辆的出口增速推算,比亚迪全年80万辆的海外销售目标将轻松达成。
根据MarineTraffic的航运数据,比亚迪正凭借其自有船队展开前所未有的全球扩张,将大批电动汽车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巴西和墨西哥等主要市场,与特斯拉展开正面竞争。据了解,比亚迪有望在今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
今年7月,可装载7000辆汽车的比亚迪“郑州号”(BYD ZHENGZHOU)正式加入比亚迪船队,成为其第七艘汽车运输船。目前船队中最大的3艘船的运载量均为9200CEU,跻身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之列。
比亚迪首艘汽车运输船“开拓者一号”(EXPLORER NO.1)首航即开启为期41天的欧洲之旅,这仅是其在2024年前往欧洲的三次航行之一。自2024年5月以来,该船还完成了三次巴西航线任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开拓者1号"四个月内第二次停靠巴西波多塞尔港,同期比亚迪旗下的“合肥号”(BYD HEFEI)和“深圳号”(BYD SHENZHEN)也分别于4月和5月抵达巴西。
销售数据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成效。巴西汽车经销商联盟统计显示,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在巴西仅售出2500辆汽车,而2025年以来的销量已突破5.6万辆,增长迅猛。在欧洲市场,比亚迪同样表现抢眼,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飙升超过30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今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的纯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了特斯拉。
2025年4月27日,比亚迪“深圳”号在江苏太仓装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开启首次远洋航行驶往巴西。图源:比亚迪汽车
长期以来,汽车航运市场一直被少数几家老牌航运巨头垄断,这些企业的规划和投资周期往往跨越十年以上。以挪威PCTC巨头华伦威尔森(Wallenius Wilhelmsen)和日本邮船(NYK Line)为代表的传统航运公司,通常采用“拼舱”模式,即将船舶舱位分配给多家车企,并在多个港口停靠以确保往返航程都能满载。而比亚迪则开创了全新的运输模式——直接向单一目的地(或最多两个港口)集中运送大批电动车,随后经常空船返航。
物流情报公司Esgian高级副总裁Stian Omli分析指出,比亚迪实质上是在中国生产基地与欧洲、巴西等重要港口之间建立了一套“点对点接驳系统”。“正如他们在电动车领域颠覆传统竞争格局一样,中国车企正在重塑汽车运输船市场的游戏规则。”Omli如此评价这一创新模式。
比亚迪自建船队的决策源于新冠疫情后的运力危机。Omli指出,当时专业的汽车运输船严重短缺叠加需求激增,导致单艘的年租费率从疫情前2.5万美元/日的峰值飙升至12.5万美元/日。
Omli分析称,自有船队既能让比亚迪规避未来运价波动的风险,又可实现运输路线的自主调配。对供应链的全面掌控正是比亚迪实现“造车更快更省”的核心竞争力——该集团近乎所有零部件都自主生产。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比亚迪美洲地区总裁李柯曾透露,海豚车型仅有轮胎和玻璃两类外购件。
汽车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董事总经理Stephen Dyer强调,自主培育供应链不仅赋予比亚迪成本优势,更获得惊人的响应速度。“自建船队遵循着相同逻辑:既能快速灵活调整航线,甚至在航行途中变更目的地,又能确保供应安全。这种端到端的控制力,正是其超越对手的关键。”
Business Insider报道称,比亚迪大举造船虽为其电动汽车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运力保障,但这一战略也暗藏风险。随着欧美经济体纷纷筑起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土汽车产业,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报复性关税令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所以,比亚迪已启动另一项重大投资:海外建厂。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图源: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正加速推进海外本土化生产布局,以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份额。7月2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巴西全新的生产基地生产乘用车,年产能预计15万辆。这项计划早在2023年7月宣布,总投资额为55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71亿元)。比亚迪此前表示,新厂将在当地创造约2万个就业岗位,并与当地零部件制造商等构建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