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航运公司(MSC)在印度正面临日益升级的法律诉讼。该公司此前宣布集装箱船“MSC Elsa 3”号发生全损——该船于5月25日在印度科钦港外倾覆,船上643个集装箱中有13个据报装有被列为危险品的货物。

7月初,印度喀拉拉邦政府就“MSC Elsa 3”号的沉没向MSC索赔953.1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78.58亿元),喀拉拉邦高等法院同时对其姊妹船“MSC Akiteta II”号(2226TEU)作出有条件扣押令。

10-1.jpg

图源:Indian Ministry of Defence

这起由船舶机械故障引发的事故,已引发众多托运人及政府当局向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公司提起索赔诉讼。截至目前,“MSC Elsa 3”号已有五艘姊妹船——“MSC Manasa F”、“MSC Polo II”、“MSC Akiteta II”、“MSC Palermo”和“MSC Makoto II”——在印度南部的维津贾母港被扣留。MSC是这座港口的主要干线客户,这个新兴集装箱转运枢纽由印度港口基础设施巨头阿达尼港口公司运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建于2024年的集装箱船“MSC Palermo”号(15,576TEU),是MSC旗下印度-欧洲/地中海航线王牌网络“喜马拉雅快航”(Himalaya Express,HEX)的核心运力。维津贾母港今年六月被正式纳入该航线周班轮转挂靠体系,与长期停靠的那瓦舍瓦港和蒙德拉港形成互补。

据悉,MSC在缴纳保证金及合规担保后,已成功获准放行三艘被扣船舶。但院仍裁定继续扣留支线船“MSC Akiteta II”号。

MSC为解押被扣船舶支付费用情况如下:

6月12日,因五名印度当地货主提出损害赔偿诉讼,法院判决原告索赔逾60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02万元)并扣押“MSC Manasa F”号;

6月18日,印度一腰果产品制造商要求MSC赔偿其因货物损失造成的734.9万卢比(约合人民币62万元)的损失,法院对“MSC Polo II”号作出有条件扣押令;

8月12日,印度渔民声称“MSC Elsa 3”号残骸损坏了他们的渔船并索要赔偿,法院即下令扣押“MSC Palermo”号,直至其缴纳约2.6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144万元)的担保金;

8月14日,印度七名渔船船主提出海事诉讼,要求MSC赔偿279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30万元),法院下令扣押“MSC Makoto II”号。

目前,印度政府向MSC总计索赔金额高达956.66亿卢比(约合人民币78.87亿元)。

据了解,“MSC Elsa 3”号的事故影响已超越印度国界。斯里兰卡媒体报道称,斯里兰卡正考虑对MSC提起诉讼,要求对冲刷至其海岸线的船舶残骸进行赔偿。斯里兰卡海洋环境保护局(MEPA)表示,该船产生的塑料残骸正持续漂向斯里兰卡海岸线。该机构确认,目前已在该国多个地区的海滩展开清理作业。

10-2.png

“MSC Elsa 3”号被冲上岸的集装箱

船东方面强烈质疑喀拉拉邦提出的953.11亿卢比赔偿要求,主张该邦在此事中不具备法律诉讼资格,且环境污染或经济损失均未得到证实。船方在详细的反宣誓书中指出,涉事船舶沉没位置位于该邦领海之外,超出喀拉拉邦政府管辖范围,因此州政府缺乏提出索赔的法定立场。船方还驳斥所有关于海洋污染或渔业损害的指控,强调“MSC Elsa 3”号船上仅13个集装箱装有危险货物,且无一坠海。宣誓书特别申明未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除塑料颗粒外否认任何污染物排放。

该轮船东Elsa 3 Maritime公司、光船租赁方Multi Container Management公司以及运营商地中海航运公司(MSC)8月初共同向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依据《1958年商船法》第XA部分、《2015年商船航运(海事索赔责任限制)规则》及《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相关规定,要求将总赔偿责任限制在1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亿元)范围内。

作为印度市场最大的集装箱承运商,MSC正在加大陆侧投资布局,包括与阿达尼集团在蒙德拉港和金奈恩诺尔港建立的码头合作伙伴关系。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