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务网CNSS获悉,中外航运公司近期纷纷加码支线集装箱船建造,小型支线集装箱船正成为市场新热点。

10-1.jpg

希腊船东Minerva Marine近期在中国船厂进一步扩充其支线船订单。7月,这家由Andreas Martinos领导的希腊船东公司已与扬子江船业及黄海造船厂签署了意向书,在两家船厂分别下单2+2艘1800TEU集装箱船。

近日,据船舶经纪人透露,Minerva Marine在扬子江船业集团追加订购了2艘1800TEU支线,使其在该船厂的订单总数增至六艘。目前Minerva Marine新造支线集装箱船订单达到10艘。新船将采用传统燃料,单船价格介于3000万至3300万美元,预计在2027年底至2028年交付。

Minerva Marine于2022年进入集装箱航运领域,首单即选择在扬子江船业订购支线船舶。此外,自2024年底以来,该公司还在二手市场收购了4艘运力在1780至2430TEU的集装箱船,持续扩大船队规模。

10-2.png

与此同时,安徽中鑫富能海运有限公司在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下单订购了4艘3000TEU中型集装箱船。该批船舶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总长186米,型宽34.8米,型深17.9米,总箱容为3010TEU,其中甲板约1,930 TEU,舱内约1,080 TEU。计划于2027年至2028年间交付。

10-3_副本.jpg

除上述订单外,其他国际船东近期也在中国船厂集中订造3000TEU级别集装箱船,除了EPS和达飞以外,还包括日本船东Interasia Lines、韩国CK Line、越南海安运输港务股份公司、挪威Blystad集团、希腊船东Costamare以及土耳其Ciner集团等。

“小”船的大时代

全球中小型支线集装箱船市场正迅速升温。

支线集装箱是指用于支线运输的集装箱,主要指运力在3000TEU以下、服务区域性和短距离航线。相较大型船型,支线型集装箱有吃水浅、运载量小,能自由出入吃水浅的沿海、内河水域等特点,是集装箱运输喂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升温主要源于两大因素:

一是船队老龄化危机。据Braemar数据显示,目前有约32%的小型支线船船龄超过20年,且这一比例预计到2030年将升至近50%。

克拉克森研究指出,截至2025年中,全球3000TEU以下支线集装箱船共3910艘,而在建订单仅207艘,订单占现役船队比例不足5%,其中26%的船舶已超20年船龄,预示支线船市场将迎来一轮更新换代潮。

二是区域贸易增长推动运力需求。随着全球制造业呈现“近岸布局”趋势,区域内贸易增速已超过跨洋贸易。以东盟为例,2023年其内部贸易额同比增长8.7%,显著高于与欧美间5.2%的贸易增速,从而推升了对1000-3000TEU支线船的运输需求。

此外,全球主要枢纽港,如洛杉矶、上海、鹿特丹和吉大港等拥堵频发,也促使船公司调整运营策略——越来越多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选择停靠枢纽港后,通过支线船将货物中转至周边中小港口。这一模式使支线船的运营效率成为决定整个物流网络畅通的关键,进而推动市场对高航速、高可靠性支线船的需求持续攀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