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航运市场持续变革、绿色发展浪潮汹涌澎湃的背景下,比利时知名船东EBE公司做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策——首次在中国下单造船。

时隔近十年重返大型散货船市场,EBE在经过审慎考察与综合评估,选择与中船北海造船联合中船贸易合作,正式签订了2+1艘21万载重吨氨燃料预留纽卡斯尔型(newcastlemax)散货船建造合同。该笔订单不仅彰显了中国造船技术的国际认可,也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目前,已确认的两艘船舶计划于2029年上半年交付。

微信图片_2025-11-04_092717_854.jpg

图源:北海造船

此次签订的21万吨氨预留散货船是由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绿色节能船型。从船舶的基本参数来看,总长300.00米,型宽50.00米,型深25.20米,结构吃水18.40米。船舶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Phase Ⅲ)最高标准,并具备氨燃料预留设计,为未来配置氨燃料主机、实现“零碳”航行做好了技术储备。该型船在降低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表现突出,有望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氨燃料动力转换,助力航运业绿色转型。

微信图片_2025-11-04_092726_000.jpg

EBE公司首席执行官Basile Aloy表示:“这一船型技术规格出色,设计理念先进,我们对其非常满意”。此外,Basile Aloy曾公开表示,EBE与与CMB.Tech采用了同一家船舶管理公司,从而获得了关于该船型的积极反馈。

他进一步强调:“我们长期看好纽卡斯尔型船的市场前景。当前老龄船队更新需求迫切,而新增订单明显不足。这批新船将显著增强我们船队的未来适应性,助力公司从容应对行业必将面临的能源转型挑战。”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EBE于10月下旬以7275万美元向挪威船东2020 Bulkers收购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建于2020年的20.84万载重吨“Bulk Sao Paulo”轮。此次交易不仅标志着该公司近十年来首次强势进军大型散货船板块,更意味着其船队中迎来了首艘中国建造的船舶,开启了EBE公司与中国造船业深度合作的新篇章。Basile Aloy表示,中国船厂在造船质量与技术工艺上的进步已获得欧洲广大船东的广泛认同,也为EBE未来的“中国制造”船队埋下了伏笔。

微信图片_2025-11-04_092731_044.png

航运世家走出的新锐

EBE公司背后有着深厚的航运家族底蕴,由比利时著名的航运世家Saverys家族第七代成员Basile Aloy于2016年初创立。他此前曾持有家族企业比利时海运公司(Compagnie Maritime Belge, CMB)16%的股份,但在2016年将这些股份出售给了他的叔叔,随后创立了EBE。

微信图片_2025-11-04_092838_214.jpg

EBE公司首席执行官Basile Aloy

据外媒报道,其表兄Alexander Saverys现任CMB.Tech集团首席执行官。自成立以来,EBE始终保持着对船舶买卖交易的高度专注。正是这份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与长期专注,驱动其做出了首次在华下单、布局未来船队的战略决策。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