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帝国葡萄牙和荷兰为何无法媲美英国?

作者:雷翼

我又来长篇大论了,瞎写写,主要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视角。欢迎讨论欢迎大师指导,。

其实说白了,不过是一开始的时候起家发家了,但后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远远没跟上(或者压根就因为历史局限性跟不上),再加上一些偶然事件的发生,竞争中一遇到强大的对手就很容易暴露出其自身弱点,优胜劣汰,高下立判。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想当年早期的时候西葡两牙凭借着屌丝当自强的精神,驶向了大西洋当时的最远边界博哈多尔角,驶向了大洋彼岸那未知的美洲…经过摸爬滚打,葡萄牙终于将贸易点插遍亚非拉沿岸,让澳门人说起了葡语;西班牙也终于成为美洲一霸,强推印加帝国,这哥俩还签订了条约(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划了条教皇子午线,希望从此独霸天下,唯我独尊。

然而历史一直比连续剧更狗血,事情当然没有那么顺利地发展下去,两位屌丝基友也没用一直和好如初。小清新荷兰异军突起,趁着两位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在其基础上迅猛发展,但是高富帅英国看不惯荷兰这姿态,连抽小清新耳光,将其推倒,稳坐了霸主地位……

好了扯远了……我们来分析分析原因吧……

我们常说,人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方面有两点值得一提:

1)16世纪时西班牙有400万人口,葡萄牙仅有150万,这对于任何一个横跨全球的殖民帝国来说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无论是军事人员还是当地的开拓者,在当时不仅要克服当地的恶劣环境,还必须要时刻面对当地势力的冲突,如此一来死伤惨重却又无法及时大量补充人员,也很难进一步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其各殖民地。特别是葡萄牙,由于综合实力太渣,在早期基本上能遇到软柿子就果断捏(非洲沿岸许多据点),不容易捏的就通过纠合敌人的敌人来一起捏,实在捏不不过或者连捏的力气都没了的,就只能乖乖绕过或者以纯经商的方式建立商站(澳门和日本),但无论如何,很长时间里这种发展的模式都因为人的局限性而产生了诸多限制,除了少数几个关键地区之外,基本上都是在沿岸地区建立据点,与当地人进行易货交易,无法直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大范围地殖民统治。在后期许多与当地势力的拉锯冲突中,这些据点间的联系很轻易就被切断,然后被一一击破,悲了个剧。

2)在这条航线上活跃着的许多商人,水手,很多都是自发的、无组织的闲散人士,抱着最淳朴的发财梦和对东方梦幻式的的狂热踏上了不归之路,他们不懂贸易,不懂管理,也不懂双赢,且当中的许多人颇有些开山为王的意味,而行之有效的统一行政管理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殖民地建设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奢望。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到过,地理大发现时期,一名叫做巴尔沃亚的西班牙落魄骑士,偷偷的爬上了一艘开往新大陆的船,便用一场叛乱取得了领导权,在山高皇帝远的海外荒蛮之地开拓了起来,西班牙王室派来的治理官员都被他赶了回去然后死在了半路,倘若不是后来王师杀到,巴尔沃亚的小集体想必会继续壮大下去。相信在西葡世界其他角落,也会有着大大小小的利益共同体,发生着许许多多内耗至死的无谓火并,为了一己私利,葬身在荒芜的远方,却对国家的发展毫无建树,拆砖扒瓦。相比之下,荷兰人通过整合分散的资源,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和西印度公司(WIC),避免了过度的竞争。VOC和WIC有什么权力?自组佣兵、发行货币、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的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集行政、外交、经济等权于一体,在17世纪从葡萄牙手中占领了许多殖民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更是将这种模式发挥到极致,成为了后来印度的实际统治者。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那群死于安逸的贵族们能懂么?

其次是经济因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经济基础相比薄弱,商品生产实际上落后于西欧地区,忽然发了横财成了暴发户,思想觉悟和姿势水平都很低,因此过度依赖香料贸易也使得产业结构相当单调,且抗风险性严重不足。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当全球贸易航线逐渐成熟之后,英法荷意等各国商人在看到香料利益之后,也都纷纷进入这个肥得流油的市场,并且用他们更为丰富的经商经验,开辟了属于其自己的支线地区贸易和新的渠道,导致香料市场的波动,价格下跌,利益和需求都远远没有初期那么大了。而伊比利亚的大小土豪们赚了钱之后,在那个年代自然不懂得投资,炒股期货房地产样样不会,赚的钱也没用投资于实体经济,反倒是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上至王室下至市民的购买力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爆发,但是自己没有制造业啊,农民都跑出去当水手赚钱了,自然西欧的商品就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反倒是促进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连农产业的供给也出现了问题。这个,也就是我们中学历史时学到的:西班牙葡萄牙赚的钱,都被挥霍到西欧国家的口袋里去了,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所谓大国,顷刻间一落千丈而最终崩塌。

社会因素方面,15-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驱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之后,信仰犹太教的大批犹太商人也被视为异教徒被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即使后来宗教政策变得稍微宽松之后,犹太人也不被视为社会主流,饱受歧视。而相比之下,新兴国家尼德兰(荷兰)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化,使荷兰吸引了大批在其他国家受到宗教迫害的移民,先进技术、大量资本也随之集中在了荷兰,这些都为荷兰制造业的发展和商贸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荷兰是一个重商的社会,除了商人贸易之外,其金融行业也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是相对闭塞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所玩不来的。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荷兰找准了西葡的软肋,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前人的基础上用更高端的玩法,更优化的方式,一举超越了前人成为了世界贸易的新霸主。话说,如果不是葡萄牙人奋力收复失土,现在巴西人还不一定是不是都说葡语呢。

只不过荷兰确实是软实力有余,硬实力不足,而且是在综合国力更加强盛的英国面前太过高调(垄断英国家门口的北海贸易),最后在17世纪时通过英国挑起的三次英荷战争,彻底失去了海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当然其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因素,无不影响着在20世纪前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这些海外霸主的先后更替,但是无论如何,大都离不开一点,即我在文章最初提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先进与否,时刻决定着世界发展趋势的方向。英国再怎么力压荷兰和西葡,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不照样乖乖把霸主地位交给了德法美么?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