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进出广州港口的船只,在珠江主干道上航行出海。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河道泥沙淤积速度加快,对载重量大、吃水深的船舶影响越来越大。广州港口通海航道下段水域,从外港区的黄埔舟店艚洲至珠江口的垃圾尾,全长63海里,依此由大濠洲、莲花山、坭洲、大虎、虎门、川鼻、内伶仃及垃圾水道组成。其中有内伶仃、莲花山、大濠洲三处浅滩(俗称三沙),以莲花山航道为最浅。浅沙把莲花山河漕分为西、中、东三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前,东槽是大船进出黄埔港区的通道。民国二十七年初,为了拦截日本军舰入侵,曾用木船百余艘装石沉于东槽南段,借以封锁航道。从此,大船改由西槽进出。内伶仃(第三沙)航道的浅滩长约10.5海里;莲花山(第二沙)航道的浅滩长约2海里;大濠洲(第一沙)航道的浅滩长约0.5海里,大石、二石礁附近航道宽仅70米,其间散布着突起的花岗乱石,严重影响航行安全。民国时期,当局虽对航道做过一些疏浚,但由于工程量大,疏浚工作时疏时停,成效甚微。民国二十三年,三沙水深分别为4.8米、5.15米、6.4米。建国前夕,5000吨以下船只只可航行于该段水域航道;5000-8000吨船只需候潮进出;8000吨以上船只,则必须在虎门外卸驳一部分货物后,才能乘潮进入黄埔港池区。

广州港口通海航道上段水域航道分前航道、后航道,还有与珠江三角洲水网相连的陈村水道。鸦片战争期间,为抵御外国侵略船只进出内港区,曾在前、后航道的大石、猎德、洪福市、琶洲、沙路等多处设置水闸等障碍物,虽已于1905年拆毁,但一些未完全拆除的仍阻梗在江中,妨碍船只航行。进入二十世纪,由于河道日渐淤浅,进出船舶逐渐受到航道水深的限制。民国时期,虽对航道进行过一些断断续续的疏浚整治,但成效甚小。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