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变革

市场的堤坝一旦冲开,体制的坚冰将不可避免被打破。

与其他几个机械工业部相比,六机部是一个小部,是从原来一机部分出来的。船小好调头,而这又是一艘率先出海的船。中央决定,将六机部作为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彼时的船舶工业,体制上存在的矛盾主要集中在:

一是政企不分。六机部是国家政府机构,又直接领导和经营企业,这种模式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时遇到了各种问题,显然已经不适合生产发展的要求。

二是区域布局的历史包袱。国内传统船舶工业的分布,俗称为“三点一线”:上海、东北、两广各一片,还有长江沿线。20世纪60年代,随着毛主席、党中央一声令下,“好人好马上三线”。船舶工业几十个工厂、研究所的上万名职工从大连、上海、武汉、洛阳等大城市,奔赴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的崇山峻岭,在那里安营扎寨,深挖洞、散建房,硬是在荒山僻岭中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工厂和科研所。边建设,边生产,一条条潜艇、一艘艘水面舰艇、一台台柴油机、一只只仪器仪表从这里被敲锣打鼓地送出来。

这段艰辛悲壮的创业史,成为那一代科研人难忘的记忆。但这种带有强烈的年代色彩的政治决策,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要想发展走向世界的10万吨巨轮,必须依托沿海优质的深水港,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强有力的配套产业支撑。那些迁往三线的工厂,巨大的投入和不成正比的产出效率,成为一块令中央头疼不已的心病。

三是管理体制落后。新中国的机械工业几乎照搬苏联体制,发展至今,存在着体系林立、领导多头、纵横分割、管理分散等诸多弊端,带来的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和重复科研,以及在产品出口上互相压价竞销,极大制约着中国工业的整体升级。

资产投入巨大的船舶工业,尤其讲究统筹规划、产业集中和规模效应,要求“全国一盘棋”。198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决定按照工贸结合、军民结合、造修结合、科研生产结合的原则,率先以六机部作为改革试点。

试点的消息刚刚传开,立刻掀起不小的波澜,最大的抵触情绪来自于内部。为国家做了这么多年的贡献,却从一下子吃皇粮的国家干部,被转成了企业职工。原来的部长、局长,以后只能被称为总经理和部门经理,心理不平衡的大有人在。

这场改革的拉锯战,在阵痛中一直持续到了1981年的春天。4月3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薄一波在听取造船工业领导干部汇报时,突然站了起来,大手一挥:“不管阻力有多大,6月底前必须成立造船公司!”

1981年8月8日,联合原属交通部和六机部9个船厂、24个科研配套单位的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成立。一个月后,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筹备委员会。1982年5月5日清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发一条消息:我国第一个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按行业实行联合和改组的专业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于5月4日在北京宣告成立。

船舶总公司的成立,作为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个试点,拉开了全国范围内由政府部门改组为经济实体的改革大幕。也意味着中国船舶工业的产业结构正式由原来六机部“以军为主”的方针,转变为“军民结合、军品优先”的导向。而更深远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针对1965年开始陆续投入到三线的资产,船舶工业也开始了果断的清理行动,对100余个在建项目进行了大规模的盘点。一部分项目停建、缓建或缩小规模、扫尾销号;一部分项目调整或撤销纲领产品,基本建设就地刹车;还有一部分项目按现状验收,交付使用。经过清理,在建大中项目由原有的119个减少到42个,未完工工程投资由12亿多元压缩到了3亿多元。中国的船舶工业由此告别了一个时代,基本甩掉了长期以来敞口花钱,坐吃基建饭的沉重包袱。

1993年6月7日,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1954年成立的广州造船厂基础上改制设立。同年在香港H股和上海A股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造船上市公司。这个曾经以造军船为主的南方大厂,在1992年南巡讲话的激励下,完成了从“军”到“民”的华丽转身,成为第一个拥抱现代资本市场的船厂。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船价大幅下跌。靠出口支撑的中国造船业同样受到严重波及。与外困相伴的,是体制的内忧。

第二年3月,朱镕基当选新一届的国务院总理。这位年届70的老人,从七年前就开始操刀中国经济治理,开启了带有鲜明个性的“朱氏治理时代”。朱镕基在当选的记者招待会上慷慨发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当时他面临的其中一项巨大挑战是,若不施以霹雳手段,难以刺激国企的绝地复苏。

据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当时国营企业的亏损面超过40%,企业负债率平均高达78.9%,与10年前相比,资产增长了4.1倍,债务则增长8.6倍。

在军工领域,虽然转型成为经济实体,但当时包括船舶总公司在内的五大军工总公司,仍然在各自领域里位居绝对垄断地位,原来被明确划出的行政管理的影子,又在悄悄地回归——打破藩篱,充分竞争,势在必行。

“一分为二,南北竞争。”这是中央给船舶总公司开出的药方。

1999年7月1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走过17载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正式结束了历史使命。从此以长江为界,分拆为以大连等为主要基地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俗称“北船”;和以上海、广州等为主要基地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俗称“南船”。

两船分立不仅打破了原来“一口锅里吃饭”的局面,也加速了船舶工业向现代资本市场靠拢。以前靠行政级别维系的总公司与各船厂、院所的上下级关系,现在变成了靠资本纽带并联的母子公司关系。为十几年后,新的一轮军工资产证券化扫除了最关键的障碍。

这一年,与两大巨无霸集团的诞生同时编入中国造船年谱的,还有另外一支力量。江苏南通,一座依江傍海的城市,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COSCO)与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KHI)各自出资7.3亿元,合资兴建的大型造船企业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NACKS)经过四年的吹沙建厂,正式开业。不远处的江阴,扬子江船厂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投资4800万元大力发展出口船舶生产业务。1999年股改时,扬子江船厂总股本为3573.3万元,其中国有股占30%,职工持股占70%;2002年从政府手中回购30%股份,2004年邀请外部投资者入股8000万元,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控股的造船公司。

新生力量的加入,让中国造船业再次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世纪末的体制大改革,吹响了中国船舶工业史上的新一轮冲锋号。为未来二十年,中国冲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王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