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1月26日,新华社首先播发了“宁波发现宋代海运码头遗址和古船”的消息。接着,《人民日报》于1980年1月3日报道:“浙江省宁波市新近发现古代海运码头遗址和一艘古船。据考证,这是宋代的遗物。……宋代海运码头和外海船的发现,为研究古代宁波的对外交通贸易和造船工业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足见出土的宁波古船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宁波古船是于1979年4月在宁波市东门口交邮工地施工中被发现的。尾部自第8号肋位起因施工而遭到严重破坏。好在自首至尾的第1号到第7号肋位的船体底部均得以发掘并有实测图,以此为依据的古船复原,经过论证,宁波古船的复原尺度为:

这是一艘尖头、尖底、方尾的三桅外海船。宁波古船压在宋代地层之下,根据出土瓷器也是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产品,认为船舶是属于北宋时期所建造的。

 宁波出土的北宋海船首现舭龙骨

1980年笔者与席龙飞教授应宁波文管所林士民先生的邀请观看了宁波宋船出土船体残存的船木构件,竟有一件意外的惊喜的发现。这就是一根半圆的长木条与部分船壳板连接在一起的构件,它的最大宽度90毫米,贴近船壳板处的厚度为140毫米,残长达7.10米,用两排间隔400~500毫米的参钉固定,真难看出它是什么构件,请见其照片(图1)。

当时非常不解地边琢磨思考,边不断地自问,这究竟是船上的什么构件?为此首先要弄清楚该构件处在沉船的位置,经将其与多张发掘实测图作反复仔细对照和探究后,才知道它在第7和第8列壳板的边接缝上。知道了它在船的部位后,顿时思路大开,令人兴奋地认识到,它竟然是船上的舭龙骨,木帆船上的木质舭龙骨称为减摇龙骨,这就是说,宋代宁波海船上竟然装有现代海洋船舶普遍装设的舭龙骨,太珍奇了。现将在第6号肋位处的实测图(图2)示出舭龙骨的所在。

由图看出,此由半圆木构成的减摇龙骨,它置于远在舷边之下,它绝不是通常的舷边护舷木;从部位和断面尺寸看,也不是对纵总强度有重要作用的大㯿;此半圆木正处在船的舭部,即使船舶在空载时它也不会露出水面。当船舶在风浪里作横摇运动时,它会增加阻尼力矩从而能起到减小摇摆的作用,它正是现代船舶中经常运用的舭龙骨目的所在。

 宁波古船舭龙骨合理尺度和布置

舭龙骨是一种被动式的减摇装置,它靠船舶横摇时的流体动力作用产生稳定力矩。钢质船的舭龙骨是用长条钢板制成沿着它的外边缘焊有圆钢,内边缘焊接在船舭部位,通常是顺着流线安装在船体舭部的扁平的长条,如图3所示。

为有效和合理地获取舭龙骨对船舶的横摇阻尼作用,舭龙骨的几何尺度的选取有一定的讲究,在两舷舭部安装的减摇龙骨尺寸及其总面积Ab通常有下表的相对值。

两者比较,除宁波古船减摇龙骨的相对宽度b/B比表所列的数值稍小之外,其余几项大致相符。据此尺寸按现代钢质扁平的舭龙骨计算,摇摆幅度比不设此舭龙骨可减小25.0%。可见,减摇龙骨的减摇效果是很显著的。可见宁波宋船出现的减摇龙骨具有的先进性。

  史籍记有梗水木

经查阅,中国关于减摇龙骨这一技术也有文字记载和图形资料。清代道光六年(1826)刊印的《江苏海运全案》中有“沙船底图”,图中的梗水木就是减摇龙骨。梗水木是设在船舶底部开始向舷部转弯部位(即舭部)的两条木板(图4),当船舶在风浪作用下发生横摇时,因梗水木有阻水作用,从而产生阻尼力矩以减轻摇摆。梗水就是阻水的意思,用梗水木一词既确切又形象。这幅图画得逼真,对其梗水作用一目了然,为我国古典图籍中不可多得之作。

至于唐代李筌所撰的《太白阴经》中有海鹘船:“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鹘之状,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鹘翅,其船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的记载,按记载所描述“船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无疑表明了海鹘船在风浪海中有较好的卸浪性能,但是“形如鹘翅”的“浮板”的“浮”字应作何理解?此“浮板”能视作“梗水木”或“减摇龙骨”吗?恐难结论,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减摇龙骨的发明是对世界航海事业的重大贡献

宁波宋船实际应用了减摇龙骨技术,减摇龙骨的减摇效果是很显著的,它对改善船舶航海性能、保证航海安全,起了及其重要作用。现代海船几乎无一例外地设置舭龙骨,“由于这一技术具有简单、经济的重要特点和优点,迄今仍在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我们祖先对世界航海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

国外,“开始使用舭龙骨是在19世纪的头25年,即在帆船时代。这就是说在1800~1825年间。“宁波出土的宋代海船说明,我国至晚在北宋(960~1127)末年,就实际应用了减摇龙骨,它比国外大约要早七百年”。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