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长扩展期(1966年-80年代末)

1966年4月,海陆运输公司(原美国泛大西洋船公司)以经过改装的全集装箱船开辟了纽约至欧洲集装箱运输航线。

1967年9月,马托松船公司将“夏威夷殖民者”全集装箱船投入到日本至北美太平洋沿岸航线。一年后日本有6家船公司在日本至加利福尼亚之间开展集装箱运输。紧接着日本和欧洲各国的船公司先后在日本、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开展了集装箱运输。随着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建设集装箱专用码头。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是计算机软件发展时代。这个时代把“门到门”的运输目标导向国际多式联运的系统化方向,开始构筑系统运输和联运系统。这也为集装箱运输成熟期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四、现代成熟期(80年代末至今)

目前,集装箱运输已遍及全球,发达国家间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程度已达80%以上。

在这个时期,船舶运力、港口吞吐能力和内陆集疏运能力三个环节之间衔接和配套日趋完善,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硬件和软件日臻完善,各有关环节紧密衔接、配套建设;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获得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集装箱运输已基本实现了多式联运,发展中国家多式联运的增长势头也十分可观。

  

20世纪90年代,集装箱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船公司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纷纷组建联营体和“环球联盟”。1993年世界20家最大“全球承运人”到1996年仅剩下13家。

中国集装箱运输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的。1955年4月,铁路部门开始办理国内小型集装箱运输。

  

中国水运部门在1956年、1960年、1972年3次借用铁路集装箱进行短期试运。

1973年,中国开辟了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天津接卸了第一个国际集装箱。同年9月开辟了用杂货船捎运小型集装箱的上海至横滨、大阪、神户航线。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是最快的。

历经了70年代的起步,80年代的稳定发展,到90年代,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引起全世界航运界的热切关注。至此,中国拥有了一支现代化的集装箱船队,建成了一批集装箱专用深水泊位。

2011年,中国第一列以集装箱编组的国际货运班列从重庆首发,至今开行6年,已铺划西、中、东3条陆路集装箱运输通道,至2017年5月,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中国铁路已有中欧班列运行线51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