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局创立之初,清廷共拨付饷银两百余万两。除去置备机器、购造厂基、造建衙署所花去的费用外,还余下四、五十万两;加上闽海关每年按数拨解六、七万两,由时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这些钱一并存于钱庄,以备不时之需。丁日昌主政时将库银移至局内,当时仅存十余万。光绪二年(1876),吴赞诚赴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致库银几无盈余。1885年9月,左宗棠病逝于福州,加上为此项事业竭尽心力的沈葆桢,早已于1879年去世,而淮系李鸿章势力一家独大后,海军一切规划便专属于李鸿章。李鸿章视崛起的日本为最大威胁,主张重点打造北洋海军对抗之,福建船政水师已经不是侧重点了。1907年,闽局停业关门。1909年,清政府将福建船政水师与广东水师、北洋水师、湖北水师以及南洋水师,合并重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独立的福建船政水师就此解散。

由《福建船政造船一览表》中可以看出,1875—1888年这13年,闽局共造轮船13艘,其中8艘是兵轮、4艘为巡洋舰、1艘为商轮,巡洋舰在这一阶段出现(表明造船水平明显上升),商轮所占比重明显下降。

平远舰

1889—1907年这18年,共造轮船12艘,其中4艘是巡洋舰、3艘是鱼雷快船、2艘是商船,另有练船、拖船和鱼雷艇各1艘。巡洋舰依然占据较大比重,船的种类变多,但练船、拖船和鱼雷艇等排水量较小的船只所占比重明显变大,而且无船试洋的年份逐渐增多。这些是闽局逐渐衰落的直接表现。

福建船政局:清代第一家名符其实的官办船厂

遗址

闽局从开办到停办,总计花费1921万余两。其所造商船比向外国购买贵50一60%,所以商人不愿在船局订货。招商局曾向船局承领三条船,以后也不承领了,改向英国船厂订制。是的,闽局造船成本高,而且不光成本高,性价比还低。可是朝廷不是每年有额定拔款吗?船厂主持人解释的重点是,为什么这么多钱却还不够用,还造不出足够好的船呢?

对此船厂主持人曾列举种种理由辩解,理由也多少都有点事实依据的,当然,受他们的历史条件与本人水平所限,他们未必发现了真正导致闽局没钱、船舶没人要的原因,请听下文详解。

闽局常年经费自1866年11月起由闽海关月拨五万两,养船经费则说好了由福建省税厘局提供。但是伸手和人要钱真的是一件难事,初创的人和兴旺时期过去后,闽局收到的拨款就越来越少了。

闽海关的拨款是闽局的重要经费来源,但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闽局经费愈见窘迫,首先是闽海关应拨付的款项常常拖欠,每年只有二三十万两银子,不及应付款项60万两的一半,导致闽局因经费短缺、生产困难,延滞了其发展进程。

1894年甲午战败以后,海关收入要填对日巨额赔款的窟窿,船政经费降至每年20万两以下,有时甚至全年一个铜板也不给。导致的后果是,尽管十来年间船政造船的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不时推出新式战舰,但生产规模却日见萎缩。船政大臣也走马灯似地更换,谁也不愿真正背上这个沉重的包袱。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立志振兴海军的光绪帝曾下令各省按一定份额拨款给船政,共筹款170余万两白银。可惜慈禧发动政变后,勒令这笔巨款上缴中央库房,留给船政使用的,只有区区15万两。

闽局历年经费表

  

上表就是闽局历年经费表。由表可见,拔来的经费是渐行渐少,再也没有开始阶段那么多了。同时,船只的制造又要求越来越高端,开始造的是木壳船,后来是铁壳船。一开始造的船,因为洋教师们也不专业,而且本来也故意不想教给中国高端船的造法,所以造的都是落后欧洲几十年的船。但是后来船也是越造越好呀,不然不又得挨弹劾。但是造好船更需要钱呀,于是船政大臣何如璋都承认:“一船之费,动值百十万金,洋匠薪水,费亦不赀,断非月款数万所能敷用,”可是,“船工制造日求其新,而经费日见其绌”。而且不但造船要钱,养船也是要钱的。当时他们的轮船养船费,大号船每月要二千一百余两白银,小号的也要一千一百两。下表是闽局历年垫支养船费表。

闽局历年垫支养船费表

  

而且,闽税局给的养船费,从1878年开始就已经几乎花得净光了,而且以前造的船也船龄越来越大,打完仗后更需要保养,闽局不幸“未富先老”,养老钱哪来?只能先拿本该造船的钱来顶着。想当年,左宗棠在提议办船政时就预料说,船政之创办,有些人将会“始则忧其无成,继则议其多费,或更讥其失体”,结果他的乌鸦嘴还真给都说中了。文章前面也说到过,闽局创办刚几年,就有不少人弹劾说其费钱太多,但当时左大人说服了老佛爷。

    

同治皇帝

老佛爷的儿子同治帝还在世的时候,也算是力挺闽局的,曾强调“不应惜小费而堕远谋”,可是费用不足,又如何办事,如何能使“远谋”不堕呢?于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提出轮船“在外国定造为省便”的主张,建议闽、沪船厂“仍量加开拓,以备修船地步”,也就是不用闽局自主造船了,这和左宗棠的创办初衷是截然相反的。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