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时代,并将成为新阶段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发展阶段,通过制度创新、全方位开放来服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一是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服务国际市场。二是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14亿人口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主动扩大进口,服务国内市场。在内需和外需的双重促进下,中国将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市场。这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试验区及自由贸易港建设所面临的全新时代背景。

  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试验区几项重点任务
  (一)继续夯实国际枢纽港等基础产业优势
  国际上对于自贸区功能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义。一般来说,自贸区或者航运中心功能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层面,一是以航运、枢纽港、物流等为代表的基础产业功能,二是以保险、金融等代表的衍生服务功能。同一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也有差异。例如,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伦敦的枢纽港功能已经弱化,主要优势体现在航运衍生服务方面。而新加坡和香港仍然具有很强大的枢纽港功能,同时衍生服务业也颇具规模。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既要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但要充分考虑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国情,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如前文所述,我国是加工制造业大国,海运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因此,中国特色的国际航运中心需要功能强大的国际枢纽港功能。
  一方面,提高国际枢纽港对本国腹地的连通性和便利性。例如,通过公铁水等多式联运集疏运通道建设、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将本国腹地与国际枢纽港进行高效连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另一方面,在政策环境宽松、投资领域开放、金融开放、贸易自由化、监管宽松、税负宽松、法律完善、自然人自由流动等各个方向创新,并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区外政策衔接的便利性,不能把自贸区建成孤岛。例如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内陆腹地间的海关监管互认,信息互联等。
  (二)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我国海岸线长,出海口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基于此,应大力发展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枢纽,以多式联运为特征的本国外贸货物中转业务,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要重点研究如何为此类业务提供更便利的服务。特别是在当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不断加剧,班轮公司呈现联盟化,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将加快形成国际枢纽港+支线喂给港的格局。中转需求将显著增加,可以通过政策的开放来积极适应这种结构变化,促进我国的航运中心建设及贸易便利化。例如,试点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外贸集装箱货物沿海运输开放,国内海关之间监管互认,基于信用制度的启运港退税政策优化等等。
  (三)要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新时代,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推动基础设施联通并发挥设施连通对贸易投资的支撑作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航物流设施网络优化布局,提高服务效率与便利化,促进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与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这一新时代开放新格局,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开辟新通道,搭建新平台,制定新规则、新秩序。新通道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基础性及战略性内容。从无到有谓之新,从有到优亦是新。
  1、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枢纽,建立安全、高效、便捷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道路是从有到优的新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承接着我国对外贸易的80%以上的运输量,提高该条线路的安全系数及运转效率,是保障我国贸易安全的重要手段。优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包括重新规划海外港口战略布局,探索港航合作新模式,通过新规则促进港航物流及贸易便利化,如国际枢纽港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口岸监管互认等等。在今年两会工作报告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深化沿线大通关合作。此外,还将通过“一带一路”平台引领国际港航新新规则的制定。
  2、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枢纽,从无到有,构建链接亚欧的陆上运输新通道。陆上丝绸之路是从无到有的新通道。新时代,借助新技术、新机制建设陆上新丝绸之路,使古丝绸之路焕发新机,可以弥补我国亚欧贸易物流通道的不足。现有以国际航运为绝对优势(占比超过85%)的亚欧贸易通道物流周期长,难以适应亚欧贸易多元化的物流运输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加工制造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情况下,迫切需要解决物流瓶颈。而在货物贸易中,约10%商品对物流成本因素不敏感但对时间尤为敏感。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新丝绸之路通道建立起链接亚欧的陆上运输通道,形成具有比较优势(比空运便宜,比水运节约时间)的新运输通道,弥补了当前亚欧贸易物流运输通道的缺陷,与海运形成互为补充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向互济的物流运输通道。
  未来要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支点,通过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便利的贸易环境,建设亚欧陆上新通道。亚欧陆上新通道不仅有助于解决我国中西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的物流瓶颈,提高其比较优势,还将吸引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利用亚欧陆上运输通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来源:中国港口协会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