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

从浮具(人是跨着一根树干,或是抱着一个葫芦作为渡水的)到腰舟(数个葫芦用绳子绑到一起,以提高渡具的浮力)到筏(将有浮力的物体绑扎在一起可以加大浮力,足以可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漂浮在水中)。筏的出现是人类摆脱水浸主动创造水上交通工具的一个飞跃标志。后又借助石斧和火(恩格斯断定)用整块木头制作成了舟(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7000年前的新石器的遗址证明)。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舟

夏商周时期

出现木板船,是造船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飞跃。同样长短的木料,造出容量增大数倍的舟船。

从夏朝就开始航海活动,经证明隅夷(现在的辽宁省北镇县)与山东半岛之间设有一条定点的往返航线。

商代时人们已认识东南西北风。

春秋战国时期

气象上——产生了八方风与十二方风的概念。这一时期产生了阴阳五行学说,把阴阳、五行、八卦、干支、时令、方向等都相互联系,并和一些政治主张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罗万物的体系。

水文上——开始有所认识,海洋潮汐以及由此而生的潮流对开航海活动影响很大。

天文上——进展表现在对恒星与行星的观察的定量化上。确立东西方向,对北斗星与北极星的观测与辨认已相当精细了。出现交通运输通行证——节,水陆交通运输凭证(舟节主要用于水路运输通行;车节主要用于陆路运输通行。使用时货主与官吏各有相同的节,对核后无误才可通行)。

该时期是我国古代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在海上探险、大规模海上运输、海外贸易及频繁的海战中先后出现了海上强国——齐国、吴国和越国。

出现了一些固定的诸侯国之间的航线。以渤海湾口的芝罘(烟台)为中转点,北到辽东半岛,南到琅邪已有了一条南北航线。

最早的海战

吴齐黄海海战。(吴王夫差在西破楚国,南降越国后,经过数年精心准备于公元前485年春,联合鲁、邾、郯等国,正式出兵北伐齐国,但以老牌临海国家齐国的胜利告终。)它中国历史上有确切文献记载可以考证的第一场大规模海战,也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地区第一场大规模海战。标志着中国水上作战力量正式从早期的内河水军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尽管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出现“海军”这个专用名称)。

吴、楚、越

吴、楚、越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以后,他们依江而居,凭借着高质量的船舶建造,其国家迅速发展。江南的沿海及江河航道中舟帆相继,航运成为当地诸侯的政治、经济命脉。在当时出现了所谓的“楼船”:楼船是古代中国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船上建有重楼,因而得名。

▼楼船

春秋战国的航线

燕、齐航海者从山东或辽东半岛出发,经过朝鲜半岛,航行到日本,前后共开辟了两条对日航线。

春秋时期的第一条,是左旋环流航线;

战国时期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又开辟出一条经由对马岛直航日本北九州的航线。

海港

这个时代的海港的前身都是小村落,因为临海,成了货物集散地,逐渐演变成了港口。这些港口有的已成遗迹,有的到现在仍是我国重要的港口。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城北,现被秦皇岛港所取代);黄港(今牟平,被烟台港所代替)、腄港(今黄县,被龙口代替);琅琊港(今山东黄岛区)、番禺(今广州港,据说是越族的一支扬越族所兴建的人工港,也是目前唯一还存在的春秋时期的港口)。

在秦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地主专制国家后,统一的国力促进了中国航海的进一步发展。秦始皇登基后便以咸阳为中心修建海(河)陆交通要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沟通了全国的陆上交通。同时对各诸侯领地内河渠上的截水堤坝及拦阻水道的设施,全部决通。并以鸿沟为中心、疏通济、汝、淮、泗等水。此外,又在吴、楚、齐、蜀大兴水利,跋山开凿灵渠沟通了珠江、湘江、长江水系,发展通航和灌溉,还派人出海,将内陆驰道与江、河,湖、海的航路互相衔接,构成全国一体的水陆交通网。秦始皇在采取这些重大措施的同时,还付出很大的精力,推进航海事业的发展。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秦始皇的四次海巡。

徐福东渡

秦始皇出巡,在泰山封禅刻石,又来到渤海边登上芝罘岛,一眼望去,海上有岛屿若隐若现,秦始皇很是兴趣,这本是海市蜃楼景象,但徐福就看到了机会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眼见为实,在虚幻的岛屿的诱惑下,秦始皇心动了,于是派数千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上演了蓬莱版的“三顾茅庐”,可是最后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了。

西汉

秦末起义及战争让中原大地饱经战火吹残,汉朝建立后面对此局面,制定了民生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此时陆上丝绸之路有诸多不稳定因素,为了疏通渠道,汉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派军驻守要道,效果甚微。

海上丝绸之路

原因:首先,海上运输相比于陆上运输在当时的背景下来得更稳定,海上唯一的影响因素就是天气。其次,海运的运输量是骆驼商队无可比拟的,因而运输成本低;汉代丝绸之路输出品的货源来看,蚕丝和丝绸产地都在沿海的江南吴、越和山东齐、鲁一带,这些地方自古以来便是盛产蚕丝和造船的基地;这些地方既能对外输出提供货源,又能提供航海外输的运载工具。

在扫平了南越后,海上丝绸之路就顺应建立。以合浦为起点,史称“徐闻、合浦南海道”。

西汉海上丝绸之路

上述的航线是西汉丝绸之路的主干道。

汉武帝七次巡海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沿海地区,发展近海与远洋的交通与贸易,积极致力于航海事业。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亲自七次巡海航行,并以军事实力扫清发展航海事业的阴力,畅通了沿海全线的海上航路。他在打通沿海航路之后,多次巡游海疆并亲自出海航行(其实重要原因也像秦始皇一样寻仙)。对推动海洋探险与交通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东汉

在东汉以及之后的三国时期,在中外航海贸易商的努力下,实现同罗马帝国的贸易对接,两个大国终于直航了。

东汉两条西行路线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曹魏开辟第三条中日航线。由于北方被魏所占领,导致吴国无法通过朝鲜转至日本,位于东南的吴国凭借着地理优势以及悠久的航海传统决定自己开辟日本航线,虽然三次派遣船队都因政治因素未能成功,却为以后东晋和南朝开辟的通日南道奠定了基础。

东吴开辟了的三条通往西方的航线。

东晋

东晋及南朝期间,随着佛教在中国传播渐广,这段时期不少的佛教徒是乘坐着商船来往中印,可以说航海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法显天竺求法

法显,俗家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人。由于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但经典常常释译失旨,使人难觅大义。于是,在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慨然以年近花甲之高龄,西行求法。足迹遍及今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等中亚地区。法显历经3年艰难的航海生涯,终于在412年7月间回到了祖国。回国之后著有《法显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远洋航行的纪实性文献,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以及亚洲古代航海工具、航海技术、航海路线、航海贸易、航海港口、航海地理、航海水文、航海气象、航海生活等都有重大价值。

南朝

南朝时期同当时东南亚、南亚、西亚地区的交往也是相当频繁。

中日南道航线:这条航线位于魏国开辟的对日第三条航线的南边,所以称为南道。东汉末年到三国南北朝很多的中国人沿着这条航线到达日本,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不少中国人在日本定居了下来。所以不得不说中日融合也得力于海上航线的开辟。

造船:隋朝是这一时期的开端,虽然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甚至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隋朝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

唐宋是我国古代航海事业最繁荣的阶段,此时中国同日本经济文化交流全面展开,同南洋的贸易延续之前的良好态势,同阿拉伯帝国一起将亚非的航海推向了顶峰。

此时日本处于从奴隶制像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极力推崇学习唐朝制度,日本的大量留学生来唐学习。公元676年,新罗崛起,统一了朝鲜半岛,开始同中国、日本的正式海上通商。东方其他的邻国由于经济贸易文化的要求也大量同中国海上通商。750年阿拔斯帝国(黑衣大食)建立,阿拉伯船舶东行与中国船只的西行形成了对流。762年,阿拔斯迁都报达城(巴格达),这里很快成为中国印度商品的集散地,甚至还有专门的中国商品市场。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和东非以及欧洲的海上航线,全程约14000公里。这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也是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充分显示了中国在航海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标志着唐代广州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繁荣。

唐代与阿拉伯帝国、日本、高丽等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很频繁,加之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航海重心遂逐渐南移,东南港口日益兴起。主要的有:交州港(今越南比景港)、广州港、泉州港、福州港、明州港(宁波)、扬州港、登州港

重要航线

唐贞元年间(627-649),《海内华夷图》记录了几条主要的对外交通路线:

一、营州(今辽宁朝阳)入安东(今辽东)道;

二、登州(今山东烟台)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三、夏州(今陕北横山)塞外通大同云中(今山西大同)道;

四、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入回鹘道;

五、安西入西域道;

六、安南(今越南河内)通天竺道;

七、广州通海夷道。其中尤以第五道和第七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最为重要。

鉴真东渡日本传文化

鉴真,(公元688~763年),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人,俗姓淳于,为唐代著名高僧。自公元743起,至754年止,鉴真在11年内先后6次东渡日本,历尽苦难,备受艰辛,终以非凡的信念与顽强的毅力,实现了自己宏伟的夙愿,在中日两国友好的航海交往史上留下了永世不灭的千古美谈。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