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民营造船业真实现状
金融危机带走了造船企业的繁荣,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造船企业订单锐减,很多民营企业一单未接,面临倒闭、停工和被收购的危险,民营企业能否熬到下一个春天来临?
扩张后的萧条,是中国造船业目前面临的现状。
这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行业低谷被认为至少还要持续两年,而行业变革的结果可能是在兼并重组后,有一半的民营船厂倒闭。
没有确切的数字来量化超过一半的民营船厂的数量,因为中国民营造船厂和小煤矿厂一样,不计其数,那么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中,谁会是弃儿呢?
近期,理财一周报记者前往江苏启东市的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下称惠港造船厂)进行调研,以求通过一个中型民营造船厂在萧条中的自我调整来展示民营造船厂为生存所尽的最大努力。
现状:10艘船待下水
从启东汽车西站出发的27路公交车,有一站是惠港造船厂。在开了40分钟后,记者发现27路很大一部分线路似乎是为造船厂“量身定做”。在开往惠港的路上,记者一连看到“向海船舶重工”、“宏强重工”、“集胜造船”、“启亚船务”、“顺恒船舶”和“豪威重工”。
启东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口岸科科长沈聂告诉记者,启东以民营船厂为主,截至去年底,启东共有20家民营船厂。
这几家船厂几乎是连在一块的,放眼过去,低矮错落的民房、绿葱葱的田野,相映着一排紧挨着的高耸的桥吊,生动地体现了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传统经济与工业化经济相容的社会经济变迁。
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惠港造船厂。站在“南通惠港造船有限公司”牌匾前,你很难想象八年前这里是一个行将倒闭的国营渔轮厂。
进门处,立着三块大板,分别是“惠港造船十大基本项目建设图”、“惠港造船螺旋桨车间规划图”、“惠港分段车间规划图”、“惠港下料车间规划图”。穿梭来回的运货车、不时传入耳旁的击锤声,还有从记者身边匆匆跑过的工人们,记者依稀感觉到春天新生的气息。
和惠港造船厂的工程师周华(化名)约好见面的时间本是中午12点半,但因为惠港造船厂距离市区20公里,记者到达时已是上班时间,周华便先开工了。
春节从老家回来后,周华一直在为3月15日就要交船的“浦发海”号船忙活着,“这艘船拖了快五年才交船,因为公司资金周转不过来。”周华告诉记者,前年因为航运业不景气,船东公司也没急着要船,所以公司并没有赶工,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船东公司催着要船,公司加快了工期进度。
“一艘15000吨的散货船造了那么长时间,你可以想想工期拖得多厉害。”周华对记者说。事实上,因为设备没有及时跟上,目前惠港有好几艘船闲置在船台上,最长久的是一艘为中远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建造的江海型集装箱船系列船中的“泛亚南京”号。
顺着周华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泛亚南京”号船体已生锈,据周华介绍这艘船停工一年多了,今年公司打算重新开工。
交谈间,周华掏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其中两页写得密密麻麻。周华告诉记者,这是年前开会时公司总经理张惠忠作的2010年新年工作计划报告。记者看到,根据公司计划,今年在造的10艘船都将下水。
“‘浦发海’号交船后,我就得马上忙另一艘船。”周华告诉记者,已开工的这艘船总吨位33000吨,计划今年9月交船,目前船体已经形成,“因为设备是由韩国船东直接提供,所以虽然进度上紧一些,但考虑到设备能跟得上,赶赶工要按照计划完成还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