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船配企业的“产能过剩”,另一边却是造船企业就近采购“无门”,我国船舶产业链似乎陷入供需脱节的境地.

    做强船舶工业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性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扎实做强我国船舶配套业是必经之路。然而,据媒体报道,曾一度以打造“华东乃至全国最大的船用商品集散地和信息服务中心”为目标的舟山船用品市场,在这个春天里却刮起了萧瑟的“寒风”,不少商家只能“打牌度日”,相关船配企业也由此陷入“产能过剩”的危机中。与之形成对照,不少造船企业却在抱怨就近采购“无门”,不得不远赴国外采购大量船用配件,使船舶建造成本的控制难度加大。对于这种供需脱节的现状,业内专家认为,产品层次偏低的国内船配市场与逐步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过渡的造船市场之间的矛盾正逐步显露,我国船配业若不尽快升级产品结构,发展高端配套,这种矛盾在未来甚至会进一步激化。

    在整条船舶产业链中,船配业是名副其实的关键性环节,其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及周期,还可以间接地反映出一个国家船舶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国当前的船配产品大多集中于钢结构加工、船用热交换器以及船用电缆制造等附加值较低的领域,在船舶动力系统、智能化电子控制以及节能环保型产品等附加值高的领域仍大幅落后于欧洲乃至日本和韩国。据大连一家大型造船企业的采购部部长介绍,基于运输成本考虑,该公司将基本的船配件采购范围定于厂区方圆20公里以内,将大部分高技术含量船配件采购范围定于厂区周围100公里以内,但高技术含量船配件“基本上无法就近采购到”。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国内配套件的技术含量不高已经成为我国船配市场供需脱节局面的主要原因,低端产能过剩局面凸显,因此,尽快提高配套件的制造精度、智能化程度、使用寿命以及环保性能等已迫在眉睫。

     欧、日、韩造船界就充分认识到高端船配的重要性,并凭借相关的技术及研发优势,牢牢控制着船用发动机、轴舵系统、通信导航系统、甲板机械以及废物处理设备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配市场。拿船舶动力系统来说,通过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并取得生产许可证,“十一五”期间,我国船用发动机的产能每年以近30%的速度增长,但大部分利润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欧洲专利公司拿走了。而国内发动机制造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财力、人力来开展二次开发,这成为做强船舶动力板块的最大瓶颈之一。另外,不断出台的国际新规范、新标准促使船东进一步提高了对船配产品性能的要求,以往只注重产品制造精度和质量的时代正在远去,一个更加关注设计理念和技术含量的新局面已经开启,但由于基础薄弱且研发能力有限,我国船配企业在这方面劣势明显。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指出,船配业要走出供需脱节的困境,关键是要解决技术瓶颈问题。船配企业不仅要进一步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开发出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具备环保性能的配套设备,避免供需脱节;要明白“不破不立”的道理,优化升级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高端配套,为企业创造相对宽松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为真正做强我国船配业和船舶工业打下基础。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