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头10年,我国造船业快速发展,统计数据一路飘红,令世界震惊。但是,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有不少技术来自国外专利,一些重要机电设备及海洋工程装备还依赖国外进口,缺少核心竞争力。未来10年是我国船型优化发展与自主创新的新时期,也是我国造船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时期。为此,掌握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特点及正确理解船型发展中的自主创新概念非常必要。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特点 

    世界造船业发展,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船型的发展与航运市场息息相关,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未来10年,涨、新、绿将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三大特征。 

    “涨”:以煤炭、铁矿砂、木材、粮食等资源的价格日趋上涨;“新”:低碳经济时代(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兴产业即将出现;“绿”: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悄然开始,绿色产品成为人类活动的主线。 

    造船业的绿色产品就是绿色船舶,是指贯穿在整个设计、制造、营运、停泊、维修、报废、拆解、废物回收与利用的全过程中,保证资源消耗要低于资源的再生;尽量使用再生资源;清洁、无污染。

    近年来,IMO积极推动船型能效设计指数(EEDI),将决定船型新一轮的更新换代。所以,在扩大造船产能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在船型发展优化中,积极应对并充分体现绿色船舶的理念。

    创新的核心价值 

    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历史证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甚至科技革命。所以,科技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成为永恒主题,也是发展趋势。将“科技创新”铨释为两种,原创性与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 

    造船业中船型发展的科技创新是通过具体的船舶、具体的海洋工程项目设计与建造,或是通过由国家/集团公司出资的科研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加以实现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批量较少、甚至是单一产品,样本稀少。需要在相当长时间内涉足于同一类项目,去观察、收集、分析、思索,然后加以总结,经过实践加以检验,进一步修正、完善,才能形成原创性的成果。所以,造船业的原创性东西较难,也比较稀少。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占了绝大部分。其中,较多的是对现有技术的细化和改善。我国造船业船型产品的推进,不可能永远依赖于低价劳力成本。要真正形成我国的自主品牌,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成熟的经验,才能立足于自身技术水平与能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其中“精”是未来10年船型优化发展的重头戏。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绿色船舶理念凸现的背景下,如果能在绿色船舶方面下功夫,必然成为船型优化的结果,也是今后争夺市场的优势所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首先,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理念纠偏,不能只对能尽快获得利润的船型感兴趣;投资纠偏,不能只热衷于看涨的产品;研究纠偏,不能只习惯于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次,实现突破性的创新,仅仅依靠自身能力与资源非常困难,必需打破国内外的地域差异,国企和民企的界限,合纵连横,集结力量。巴西与韩国在海洋工程方面、俄罗斯航运业与日韩围绕LNG合作很能说明问题,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