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华南第二大基地” 江门船舶迎三大挑战
银洲湖船舶制造和维修基地。
《江门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规划到2015年船舶工业产值达200亿
“船舶产业有综合工业之冠的美誉”。近日,《江门市船舶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评审,江门将把船舶产业列入与LED、核电装备、动车制造产业并列的四大新兴战略产业加以扶持,推动江门未来经济的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0年,江门船舶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形成10个以上的品牌船舶产品和若干龙头企业,游艇、拆船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领先,成为华南地区最具特色、产品辐射东南亚的综合性船舶工业发展基地。
现状扫描
5年总产值增长超68倍
来自江门经信局消息,目前江门共有船舶企业48家,到2010年,江门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29亿元上升至88亿元,平均增长率187.39%,5年增长超68倍。
具体在造船和海工上,其中造船企业25家,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而游艇企业共有7家,以外资企业为主,主要面向海外及港澳市场为主。拆船方面是江门的强项,仅新会区就拥有200万吨的拆解能力,占全国拆船能力的50%,也是我国第一个拆船基地,已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规划目标
2015年船舶工业产值达200亿
根据《规划》,到2015年,江门船舶工业产值将达到200亿元,造船产量达到120万吨左右,出口创汇15亿美元,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小型和特种船舶建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