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航运业景气度跌落至2008年水平时,船舶制造业的“严冬”也随之到来。

今年年初,BDI(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保持在1700点左右,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受澳大利亚、巴西等货源地异常天气以及中国农历春节的影响,跌幅接近70%,日前,代表国际干散货航运景气度的BDI指数创出647点的新低,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最低点663点。航运市场的低迷,令造船业接单难的问题更加凸显。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造船完工量已连续12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量,国内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逐月下降。缺少订单,将使部分企业陷入开工任务不足的困境,个别企业甚至2012年第一季度已无开工船舶。

2011年,在全球造船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在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和建造量这三大指标上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但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中国造船产能世界领先,但是高端制造能力不足问题严重,将有大量船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更为严酷的现实是,企业即便辛辛苦苦拿到了订单也不一定能赚到钱。

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目前交付的船舶中高价船比例大幅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没有明显改观,造成造船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在以往“交船难、接单难”之后必须接受“盈利难”的挑战。

日前,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是决定船企生死的关键期,因为中国的造船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投资不多,设施也比较简陋,是在造船业高峰期时盲目进入造船领域,现在这个市场低迷后也会选择退出。而这部分企业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可能连重组的价值都不具备,未来2-3年,国内将有50%船企面临被淘汰。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