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临江近海,因船闻名。经过近20年的发展,船舶工业已成为该市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中的主导性行业。在当前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造船能力日益过剩、船价持续走低的严峻形势下,靖江市副市长沈南松表示,该市将进一步拓宽思路,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傲整、转型升级,在“危”中寻“机”,安全过“冬”,推进当地船舶工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转型升级科技先行

上世纪90年代,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建造出第一艘万吨级船舶,靖江由此开启民营企业建造万吨级船舶之先河。近20年来,随着以新世纪造船公司、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江苏亚星锚链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靖江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和江苏省船舶出口基地。2011年,该市造船完工量达888.4万载重吨,占国际市场份额的5.2%,占全国的13.1%,占江苏省的33.8%。

沈南松表示,今年年初以来,靖江积极借鉴先进造船地区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两大央企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突破传统发展模式,转型解“危”,创新寻“机”。同时,该市还将充分发挥当地船舶产业的基础优势、机制优势及区位优势,寻找在恶劣市场环境下逆势发展的突破口。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靖江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采取突出“一个主体”、抓好“两项重点”、强化“三个支撑”这三大举措,实现船舶产业创新发展。首先,突出“一个主体”。靖江将以企业为主体,力抓带动性、前瞻性强的新技术、新船型、新工艺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并根据国际船市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船舶,不断放大创新效益。而从目前情况看,新世纪造船、新扬子造船、亚星锚链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正在成为当地船舶工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靖江还将加快建设独立的国家级、省级船舶研发机构,加大孵化和转化力度。

其次,抓好“两项重点”。一是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立足船舶业的关键制造技术,在消化、吸收中提高“二次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抓好船舶工业信息化建设,加速开发应用集船舶产品开发、设计、供应、建造、管理、维护于一体的数字化支持系统,夯实由“造船大市”向“造船强市”跨越的基础。

最后,强化“三个支撑”则是指,通过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支撑,鼓励船舶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借“智”发展;强化科技服务平台支撑,集中力量建设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和创新创业融资平台;强化高层次人才支撑,以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推动产业实现高水平发展。

调整结构迎合趋势

“靖江将始终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长期性任务抓紧、抓好。”沈南松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靖江船企开始积极主动调整主力船型的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

在产品结构调整过程中,靖江船企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方针,开展新业务,开发新船型,开拓新市场,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船型,避免在船市需求不足的环境下出现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增强应对船市风险的能力。其中,新扬子造船主攻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并着力优化船型,打“低碳环保”牌;新世纪造船正在努力开发超大型油船、海上石油平台服务船;东方重工则逐步转向发展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海洋土程领域,还将探讨建造浮式生产储油船和大型海洋工程船。

延伸产业链成为靖江船舶工业拓市场、谋转型、促发展的又一利器。目前,靖江的船舶配套产品已覆盖船用柴油机、船用锚链、船用电机、甲板机械等领域。下一步,该市还将建立健全包括船用电机、船用柴油机、船用锅炉等在内的完整的船舶动力系统生产格局;升级改造船用锚链、空调阀门、甲板机械等传统产品;研究开发电子导航、雷达通信等产品的高端技术,推进船舶产业由低端制造向高端研发攀升,构建完整的船舶产业链;同时,将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利用船舶产业的比较优势,发展服务业,拓展市场,与国际知名航运企业合资合作,共同构建国际性、全球化的船舶交易中心,进一步放大靖江船舶工业的综合效应。

除此之外,该市还将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科学制定《靖江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中长期发展规划》,适时调整和出台符合船舶工业发展方向的政策性意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实现靖江船舶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