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运力和造船能力双双过剩、商船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渔船建造市场却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对于面临订单极度“饥渴”的船舶企业,特别是真有较强技术实力的中小型船企来说,进军渔船领域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与商船建造市场直接受制于航运业和世界经济整体运行情况不同,渔船建造受宏观经济影响不大,主要与渔船船队的更新换代需求和渔业发展需求直接相关,而当前我国在这两方面恰好都存在着巨大需求,其中有些还是刚性需求。首先,在我国现有的100余万艘渔船中,船龄在5年以下的仅占10%,在大功率渔船中更有70%的船龄超过20年,渔船及其设备老旧现象严重,更新换代空间十分巨大。同时,国际海事组织等正在加速推进《国际渔船安全公约1993年议定书》生效,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履约压力。根据该会约的规定,我国仅有不到10%的渔船满足其要求,整体更新势在必行。其次,近海渔业资源由于过度开发日渐枯竭,这促使我国渔业必须向资源丰富的中、远海发展。而后者海况复杂、作业环境恶劣,现有渔船及其设备根本无法满足要求,这就意味着我国必须新增一批现代化的专业远洋渔船。

  为了加快应对海事新规步伐,提升渔业装备现代化水平,我国渔业主管部门和部分渔业大省纷纷制定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大规模推动我国渔船的改造升级和向绿色节能化发展。其中,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今年确定的渔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改造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使适用于LNG动力的渔船柴油消耗量中的70%被LNG代替;海南、福建、山东、浙江、江苏、辽宁等传统渔业大省都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切实采取措施,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老旧渔船,建造绿色节能的中小型标准化玻璃钢渔船和大中型专业远洋渔船。这就预示着,我国存在着巨大的渔船建造需求,从而为我国造船及配套企业谋求生存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国内船企特别是中小型船企,不妨调整一下接单视角,积极考虑承接渔船建造业务,从而摆脱在商船市场上无单可接的窘境,解决迫在眉睫的难题。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能够建造商船的企业,并不天然就具备了建造渔船的能力。因为渔船与商船相比,不仅要航行,停泊,捕捞、加工、储存和运输鱼产品,还要在风高浪急的海上长时间作业,所以其在船型设计、船舱布里、设备配置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要求。而且,远洋渔船特别是大型远洋渔船的技术含量绝不在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之下,那些大型专业化远洋渔船更是典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巨大的渔船建造需求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我国船企要想抓住这一机遇,就要提前做足功课,尽快形成自己的渔船设计、建造专业能力,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在渔船上的应用步伐,研发、设计、建造一批大型专业化远洋渔船。当然,渔船的更新换代,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在相关船舶研制资金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只有内外共同发力,才能使当前的渔船建造机遇真正为我国船企所用,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从而助力我国渔船及其设备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