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绍兴有着数千年的船文化文明,也是越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绍兴船制造业和水上运输业逐渐式微。作为绍兴人的后代,东湖镇松岭村54岁的傅志林,致力传承、发扬绍兴古船制作工艺和文化。最近成功复活古法造船,造出了18艘古式绍兴船。

东湖镇松岭村自古就是绍兴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村里有许多造船世家,也出过许多大师级工匠。由于造船业的萎缩、许多老造船师的离世,造船工艺面临失传。傅志林家也是造船世家,上代都是造船的,对绍兴古船,从小就怀有独特的感情。今年4月份开始,他请教了村内14位都上了年纪的造船师傅,收集绍兴古船的技术参数等。

为了尊重历史原貌,他反复核对各位师傅提供的数据,汇总校对后再确定具体各类绍兴古船的造船技术参数,然后再缩小比例出图、出样。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艰苦付出,18条“绍兴古船”在傅志林手下建成了。东湖石头船、步船、戏班船、打鸟船、渡船、大菱船、三江鳗鱼船、救火龙船……在傅传林家里,经过适当比例浓缩的绍兴古船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绍兴古船有上百种,光渡船就分为方形的抽渡船、长方形的摇渡船、用牛拉的牛拖船。”傅志林对记者说,现在因为资金和精力困难,暂时只造了18只,但是下一步,他计划将所有的绍兴古船都造出来,同时按当时实际的尺寸和材料制造,真正展现出绍兴古船文化的风采。

他做的其中一条船篷用蚌壳制成,十分显贵。傅志林说,这种船是当时的官员和大户人家才能坐得上的,是身份的象征。还有一条体形较小的,船头是尖尖的,如飞梭形状。“这两种船分别叫明瓦船和差船,前一种是豪华型的,相当于现在马路上跑的名车,后一种叫差船,也叫梭飞船,是执行公务的人员出差办公的交通工具,讲究速度快,相当于现在的警车。”傅志林说起古船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在造船过程中,傅志林也遇到了资金不足和部分技术短缺的困难。如古船上要画画,但是他不擅长画画,现在他正物色人员帮助自己将当时流行的画画到船身上,如“八仙过海”、“程咬金”、“孙悟空”、“七仙女”等。据介绍,当时的戏班船、差船、明瓦船、龙船等5种船上都有画。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傅志林对重振和发扬绍兴古船文化充满信心。“恢复绍兴古船制造工艺可以为绍兴增加旅游景点,同时也为绍兴新增一张文化金名片。”傅志林说。

据历史记载,古越先民北上琅琊,南下江南各地,在中华大地上传播了舟楫文化的种子。但是现在说起绍兴古船,许多人可能只知道乌篷船,其实,古代绍兴是中国使用船舶最早的地区之一。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会长孙祉广对绍兴古船文化的历史地位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绍兴是闻名世界的水乡、桥乡,同时也是著名的船乡,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绍兴重新挖掘、保护绍兴古船文化大有可为,同时也很有必要,对于现实和长远都极富意义。据了解,围绕绍兴古船发生的许多历史故事很多也很精彩。例如北宋,小康王赵构南渡一路乘船到越,龙舟到都泗门,因船大进不了城,只得改乘小船,当时绍兴城龙舟停泊的地方自然成为一处佳观。又如戏船,这种船船舱很深,因为要放演戏的道具,同时老生都睡在船的边沿,因为他们资历深,所以睡在观景最佳的仓位,相当于现在的头等舱。

傅志林下一步将把没完工的船桨制作完成,同时继续向造船的老师傅请教,将还没造出来的其他绍兴古船造出来。

参与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